在祝彥春的畫室裏,放著兩類全然不同的作品:一類是他前些年去新疆的油畫寫生;一類是他近來創作的水彩人像。這兩類作品之間的差距是如此之大,以至於會讓人誤認為是兩個人的作品。在那類寫生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油畫的諸多優點:準確的造型,華美的色彩,敏感的筆觸。這些作品給我們展示了帕米爾高原的奇瑰風貌,以及畫家對陌生景觀的新鮮感受。這種將寫生與寫意結合起來而創作出來的情景交融的油畫,正是當今許多油畫家都在探索的融合中西繪畫的新路子。然而,祝彥春並沒有沿著這條路子走下去。他將自己關在畫室裏畫水彩人像。由外在的風景或風俗寫生,轉向對內在的心理或哲學探究;由潮流般的風格,轉向私人化的表達。
如何來理解祝彥春的這種轉向?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簡單地回溯一下曆史。
眾所周知,我們今天使用的藝術概念,是由18世紀歐洲的美學家們確立起來的。藝術的重要特征就是“無利害性”(disinterestedness),藝術要以“超然”(detachment)的態度與社會實踐保持適當的“心理距離”(psychical distance),最後發展成為“為藝術而藝術”(art for art’s sake)的純藝術。與這種藝術觀念相應,18-19世紀出現了一大批唯美主義的風景畫。藝術家熱衷於追求異國情調,用獵奇的眼光創造出“如畫的”(picturesque)風景。
這種藝術觀念遭到了當代藝術的抵製。與現代藝術的“超然”相對,當代藝術強調“介入”,強調與社會的零距離接觸,強調藝術自身就是社會事件。藝術的目的不再是藝術,而是藝術之外的各種“關涉”(aboutness)。由此,藝術家紛紛離開畫室,介入社會,成為社會事件的參與者和製造者。這就是與“超然”藝術對立的“介入”(engagement)藝術。與這種藝術觀念相應,20世紀後半期開始出現了一大批越出藝術邊界的“非藝術”(non-art)、“反藝術”(anti-art)或者“後藝術”(post-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