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跨界交響:美學在藝術中曆險

我為何寫起劇本來

字體:16+-

2005年除夕,北京開禁放鞭炮。裏屋電視播春晚,外屋兒子在學步,屋外是各式各樣的鞭炮聲,好不熱鬧。但我卻處於空前的無措之中。麵前是開著的電腦,屏幕上顯示的是學生譯好的譯文。

我在校譯譯文。

曾經有傳教士給我講過一番道理,勸我入教。這番道理,被我寫進了劇本《理由》之中。“對於上帝是否存在我們無法證明,我不能證明它存在,你也不能證明它不存在。我們隻能賭它是否存在。現在我賭上帝存在,相信上帝存在,如果上帝果真存在,那麽我就贏了,我會得到上帝的獎勵。如果上帝並不存在,我也不會失去什麽,因為沒有上帝來懲罰我。現在你賭上帝不存在,相信上帝不存在,如果上帝果真不存在,你也不會得到什麽,因為沒有上帝來獎勵你,但如果上帝果真存在,你可麻煩了,因為有上帝來懲罰你。”根據這番道理,賭上帝存在是一個絕對不輸的賭注。然而,我卻下了絕對不贏的賭注。我的理由是,沒有地獄的天堂就不成其為天堂。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這番道理可以適用於任何宗教,因此我把“上帝”換成了“×”。

校譯譯文是另一個絕對不贏的賭注。譯好了是譯者的功勞,譯壞了是校者的責任。這樣的賭注我下了不止一次。我的理由是,如果學生用心的話,我改過的地方他就不會犯錯誤了,今後就不用別人校譯了。這樣的學生的確有,但很少。

校譯如同搬墳。

壓在我心頭的墳還有好幾座,我得盡快搬完,否則就別想輕輕鬆鬆幹自己想幹的事情。然而,這樣的墳永遠也不可能搬完。沒了譯文,還有論文。(湖南方言“文”讀作“墳”。)的確,在北大當老師,工作極輕鬆,一周所有的事情可以在一天幹完,其他時間全由自己支配,還有長達兩三個月的假期。但事實上,對於絕大多數北大老師來說,是沒有假期的。不僅沒有寒暑假,而且沒有周末,甚至沒有下班。高強度的身體勞動,會造成身體的殘疾;高強度的精神勞動,是否會造成精神的殘疾?我不是學醫的,對此不敢斷言;但根據簡單的類比,答案似乎不幸是肯定的。生而為蠶,就得吐絲,莫非為人之師,就得致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