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跨界交響:美學在藝術中曆險

顯與隱——讀王彥萍的畫

字體:16+-

在王彥萍於王府花園的寓所,聽她講她繪畫的曆史、意圖、困惑和欣慰,對她的藝術之路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其實,早在2004年我們就認識,而且有過交談,也關注過她的作品,但一直沒有機緣做深入的交流。那時她在美院讀博士,跟一幫比她年紀輕、資曆淺的同學混在一起,再加上她生性敏感,又不善言辭,因此多少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後來在幾次展覽上都看到她畫的屏風,逐漸將屏風視為她的標誌。在當代藝術領域,成熟的藝術家都有自己的標誌。但是,王彥萍為什麽要畫屏風呢?按理,具有幾何結構的屏風,是不適合作為寫意國畫的題材的。她為什麽在屏風上作畫呢?我希望通過麵談,能夠解決這些多年縈繞在心頭的問題。

王彥萍1978年考入中央美院國畫係。在讀本科期間,她總是感到國畫係同學畫的作品偏弱,不像油畫那麽強壯。當然,那時國畫係的教育,也免不了從素描色彩入手。王彥萍並不欠缺造型能力。為什麽國畫不如油畫那麽強壯?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王彥萍心頭。本科四年畢業後,她都沒有找到問題的答案。

1987年王彥萍再次考入中央美院國畫係,師從盧沉先生攻讀碩士學位。盧先生引進西方現代繪畫中的構成理論,與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經營位置對接起來,徹底改變了國畫的麵貌。從此,國畫有了複雜的空間安排和結構關係,因而顯得強壯起來。王彥萍終於明白,國畫不夠強壯,既不是因為它的工具和材料不夠厚實,也不是因為它的題材不夠宏大,而是因為它的空間關係過於簡單和隨意,不能承載長時間的沉思。

1990年畢業之後,王彥萍參加了許多重要的展覽,成了當代水墨的代表人物。不斷應邀出國展覽,也給王彥萍提供了拉開距離審視中國繪畫的機會。“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蘇軾詩歌所揭示的這種道理,人們在很多場合都有切身的體會。尤其在對於自身文化特征的認識上,如果不拉開距離,真不容易看得明白。斯瓦尼茨(Dietrich Schwanitz)也有一句名言:“我所看見在背後主宰你思維結構的,正是你自己看不見的。”要對自己的文化有清醒的認識,需要借助另一種文化作為跳板,需要借用他者的眼光來進行回望。20世紀初期去歐洲留學的宗白華,曾經有這樣的感歎:“中國的畫,在世界中獨辟蹊徑,比較西洋畫,其價值不易論定,到歐後才覺得。”宗白華遊學歐洲之後,才發現中國畫的獨特魅力。王彥萍在歐美的遊曆,讓她對中國畫有了更加清楚的認識。她講到她參觀大都會博物館的經曆:當進入中國館時,那裏的作品和情景給她的明確感受,就是空靈。這種空靈感,在其他文化傳統中的藝術的映襯下,顯得無比清晰。王彥萍說,盡管她在國內的學習和教學中,經常碰到空靈這個概念,但對它的內涵一直沒有特別清楚的把握。直到她參觀大都會中國藝術館,這個概念的所指才算落到了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