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跨界交響:美學在藝術中曆險

藝術作為生活之道——潘公凱藝術的美學解讀

字體:16+-

5月25日,潘公凱個展“從錯構到轉念:穿越杜尚”在中央美院美術館開幕。通過裝置、繪畫以及與學者們的對話,潘公凱力圖闡述他關於藝術的獨特構想。潘公凱的藝術觀念與阿多(Pierre Hadot)的哲學觀念不謀而合。作為當代法國負有盛名的哲學史家,阿多對哲學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在他看來,我們有兩種非常不同的哲學:一種是將哲學作為生活方式來實踐,這在古代非常盛行;一種是將哲學作為話語方式來實踐,這在現代取得支配地位。阿多指出:“古代哲學給人倡導一種生活藝術。相反,現代哲學首先是給專家準備的一套專業行話。”[1]作為一名當代哲學家,阿多要做的,就是打破哲學與日常生活之間的邊界,恢複哲學的古代樣式,將哲學作為生活方式來實踐。與此類似,潘公凱的藝術觀念中也可以分析出兩種藝術形式:作為客體的藝術與作為生活的藝術。即使潘公凱已經是一位負有盛名的水墨畫家,但是讓他著迷的並不隻是繪畫、雕塑、裝置或者其他任何形式的客體藝術,這一切都沒有他的生活藝術那麽重要。潘公凱說:“我把生活當作品做,其實主要不是希望作品做的過程中如何愉悅,而是說我願意把自己的生活當實驗品來做。把自己當實驗品是一種心態。”“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和興趣,在自己的小範圍裏做點試驗,給自己的生活增加一點意義和樂趣。”[2]潘公凱的藝術與阿多的哲學之間的類似或平行關係是顯而易見的,遺憾的是,阿多在潘公凱展覽開幕前一個月離開人世,享年88歲。我們期待的這兩位哲學家與藝術家之間的對話,將永遠無法實現。

在阿多心目中,古代的哲學英雄是蘇格拉底,現代的哲學英雄是福柯,盡管他對福柯將自我作為藝術作品的觀念頗有微詞,認為福柯的存在美學和生活藝術具有唯美主義和花花公子派頭,但他並不否認福柯將自我做成藝術作品的想法,隻是在做成怎樣的藝術作品上有所分歧而已。[3]在阿多看來,盡管蘇格拉底沒有留下任何著述,但他是真正的愛智慧者,他給後世留下的寶貴遺產是哲學生活的範例。蘇格拉底不是留下文字讓我們去閱讀、去研究,而是做出榜樣讓我們去傳誦、去仿效。盡管福柯留下了不少著述,但他與學院之間的關係並不密切,在他的學術生涯中,他一直在表明對招募弟子毫無興趣。[4]蘇格拉底和福柯不僅將他們的哲學作為生活方式來實踐,而且力圖將他們的生活做成藝術作品。根據傳說,蘇格拉底的父親是一位雕塑家,他對他父親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雕刻木頭和石頭很不理解,他認為藝術家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雕刻他們的自我,而不是雕刻木頭和石頭,因為將自己的生活做成藝術作品,比將木頭和石頭做成藝術作品要重要得多。蘇格拉底最後選擇去死,在一些理論家眼裏,是他將生活做成悲劇藝術的標誌,也是他所導演和主演的悲劇的**。與蘇格拉底不同,福柯欣賞的是前衛藝術而不是古典藝術。通過吸毒和同性戀等身體實驗方式,福柯不斷觸碰極端的臨界經驗。福柯的生存美學是一種冒犯的審美主義,為了將他的身體、行為、感受乃至整個生存做成藝術作品,福柯不惜對身體進行痛苦的折騰,這是一種比最可怕的宗教還要暴虐的修煉方式。[5]潘公凱的生存美學與福柯不同。潘公凱的藝術既不是西方傳統的古典藝術,也不是西方現代的前衛藝術。如果僅僅運用西方的藝術概念,我們將很難給潘公凱的藝術定位。一方麵,潘公凱的藝術是全新的,我們可以將它視為超越杜尚和丹托之後的新階段;另一方麵,潘公凱的藝術又是古老的,我們可以在曆史悠久的儒家傳統中找到它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