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跨界交響:美學在藝術中曆險

語言與格調——讀裴詠梅的畫

字體:16+-

在中央美院美術館的“造型”展覽中,裴詠梅展出了她的岩彩畫《遠方的對視》。如果不看作者的名字,沒有人能想到是裴詠梅的作品。這跟當代藝術界中盛行的風格標誌化完全不同。在當代藝術界中,許多畫家實際上隻畫一幅畫,無需簽名也能看出是某人的作品。裴詠梅用了近兩年時間做材料和語言上的探索,成果就是兩幅作品。除了展出的《遠方的對視》外,還有一幅《等嘎拉的等待》,作品取材西南少數民族的生活場景,人物純樸而野性,畫麵寧靜而神秘,與當代藝術界的浮躁和喧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也許有人會說裴詠梅變得保守了,與她在差不多十年前確立的表現主義風格相比是一種倒退。就油畫來說,人們會依據寫實、印象、表現、抽象的順序來講述它的曆史,由表現返回寫實自然會被認為是一種倒退。但是,正如丹托所言,世界藝術進入20世紀70年代之後,關於藝術史的宏大敘事就不再可能。藝術進入了它的後曆史階段,曆史上曾經出現過的各種風格在今天都可以重演。當藝術史的宏大敘事線索鬆懈之後,藝術家將獲得前所未有的去利用曆史資源的自由。從這種角度來看,由表現返回寫實並非倒退,而是一種典型的當代現象。其實,早在18世紀,杜博斯(Abbe Dubos)就認識到藝術與科學不同:藝術沒有先進與落後的區別,科學則有明顯的進步史,因為科學建立在知識積累和演算的基礎上,藝術則依賴個人天才與趣味。在杜博斯所處的時代,藝術尚處於它的曆史之中,被眾多藝術史家視為藝術史終點的印象派還沒有出現。由此可見,抵製藝術史的宏大敘事似乎是來自藝術的本性,而不是當代藝術的特有現象。如果從中國傳統藝術的角度來看,倒退的說法就更難成立。對於中國藝術家來說,沒有比倒退更好的進步的方式了。中國藝術家似乎從來不擔心不夠新,隻擔心不夠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