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跨界交響:美學在藝術中曆險

精神的深度——讀馬一平的繪畫

字體:16+-

有了機械複製技術之後,繪畫還有什麽餘地?繪畫可以走向抽象,如同康定斯基、蒙德裏安、馬列維奇等人那樣;也可以走向超現實,如同馬格利特、達利、米洛等人那樣;還可以走向意象,像齊白石、林風眠、吳冠中等人那樣。繪畫之所以朝這些方向發展,原因在於模仿現實的功能已經被機器所取代,藝術需要在機器觸及的範圍之外開出新的疆域。然而,隨著電腦繪圖技術的高速發展,無論是抽象、意象還是超現實的圖像都可以由機器製作出來。繪畫已經完全失去了自己的領地,難道繪畫真的死亡了嗎?我不認為如此。原因在於,對於藝術來說,重要的不僅在結果,而且在過程。

貝爾(Clive Bell)和科林伍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在藝術進入後印象派時期發展出來的美學理論,對於我們理解今天的繪畫仍然有所啟示。根據貝爾,繪畫的目的是創造“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與一般的形式主義強調形式遊戲或者形式本身的審美價值不同,貝爾所說的“意味”不是來自符合形式美的規律,而是來自對形而上世界的揭示。正是在這種意義上,貝爾將藝術與宗教等同起來,因為它們都指向形而上世界。什麽是形而上世界呢?這個問題是不能回答的,形而上世界已經超出了人的智力所及。換句話說,形而上世界是不可知的。至此,科林伍德的理論開始發揮作用了。科林伍德區別了再現(representation)和表現(expression)。對任何事先已經確知的東西的描述,都是再現,因此既可以再現外部世界,也可以再現內部情感。隻有對事先未知的東西的探索才是表現,在這種意義上表現也就是創造。科林伍德貶低再現為巫術和娛樂,隻有表現才是真正的藝術。將貝爾和科林伍德的思想結合起來,我們發現繪畫還有一條新途徑,那就是對不可知的形而上世界的探尋。鑒於形而上世界是不可知的,如同康德所言,對它的表現隻能是否定性的。否定性表現的意義不在結果,而在過程,在過程所記錄的精神探索留下來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