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跨界交響:美學在藝術中曆險

適度的寫實主義追求——讀王少倫的油畫

字體:16+-

當代繪畫在各種“終結理論”的陰霾中艱難前行,並以頑強的生命力衝破了理論的預言,宣告“終結理論”自身的終結。由此可見,藝術從來就不會按照理論預定的路線發展。藝術常常能夠以個案的形式,從理論困局中突圍,拓展出一片新的天地。這正是藝術的魅力所在,也是人類珍視藝術的原因所在。

藝術終結理論源自西方。從19世紀的黑格爾到20世紀的丹托,藝術終結理論被一再提起,再加上眾多藝術家推波助瀾,這種在特定曆史和社會背景中形成的理論大有席卷全球之勢。其結果是,藝術與非藝術之間的邊界被徹底打破,沒有什麽人不可以宣稱是藝術家,沒有什麽東西不可以被宣稱為藝術品。藝術界一時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直至泛濫成災而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麵。

幸好中國藝術界保留了良好的藝術生態。在這種多元共生的藝術生態中,盡管各種藝術形式也相互競爭,但並不是以“非此即彼”的極端進化的方式演進,而是以“亦此亦彼”的溫和共生的方式共存。藝術家在綜合各種藝術資源的基礎上進行創新。這種創新不是20世紀以來某些西方藝術家所推崇的絕對創新和消極自由,而是一種適度創新和積極自由。絕對創新推崇無中生有,類似於基督教上帝創世概念;適度創新強調綜合創新,類似於柏拉圖的造物主概念。消極自由隻是簡單地取消限製,積極自由是在尊重限製的基礎上突破限製。在這種積極自由和適度創新中,我們既可以看到藝術家自己的麵貌,也可以看到曆史的痕跡和傳統的影響。

王少倫就是一位尊重並突破限製的藝術家,一位綜合創新的高手,一位戴著鐐銬的舞者。出於對繪畫的本能熱愛,王少倫走上了他的繪畫之路。憑著出色的天賦和後天的努力,王少倫很快從眾多的同齡人中脫穎而出。經過中央美院、列賓美院和蘇裏科夫美院的錘煉,王少倫在繪畫技法上可謂爐火純青,在藝術眼界上得到了極大的拓展。但是,王少倫並沒有走出學院,成為自由藝術家或者職業藝術家。王少倫留在中央美院一邊從事教學一邊繼續深造。即使在獲得博士學位之後,王少倫仍然沒有中斷自己的學習和研究道路。一方麵是借古開新,繼續向曆史上的大師學習;另一方麵是教學相長,在與學生的交流和切磋中獲得啟發。王少倫堅持做一位學院的本色藝術家。他沒有期望通過投機取巧,一蹴而就,而是希望通過內力的修煉,期待有朝一日破繭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