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跨界交響:美學在藝術中曆險

燦爛的感性——對吳鬆油畫的哲學解讀

字體:16+-

在裝置、行為、影像、觀念大行其道的當代藝術界中,架上繪畫是否還有它的位置?從杜尚(Marcel Duchamp)於20世紀20年代首創現成品藝術以來,有關繪畫死亡的議論就沒有消停。然而,繪畫並沒有因為被宣稱死亡就壽終正寢,人們對繪畫的熱情依然有增無減。繪畫為何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看了吳鬆的油畫新作之後,我似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繪畫死亡論的一個重要依據,是繪畫的功能已經由攝影取代。這個論據是十分可疑的。換個角度來看,也許正是因為攝影技術的發明,繪畫才最終意識到自身是繪畫,繪畫才最終達到自律和成熟。讓我以跑步為例加以說明。在人類發明汽車等現代化的交通工具之前,跑步的目的是克服距離。人類發明了汽車等現代化交通工具之後,克服距離的目的已經無需跑步來承擔,但跑步並沒有因此死亡,相反跑步的速度更快了,姿態更美了,人們賦予跑步某些更加內在的意義,跑步成為體育表演和健身運動,成為一種藝術形式。

就像汽車隻是取代跑步的某些外在功能而沒有終止跑步一樣,攝影也沒有取代繪畫的所有功能而讓繪畫走向死亡。當寫實的功能由攝影取代之後,繪畫的某種更加重要、更加內在的功能被凸現出來了。繪畫以其燦爛的感性(the sensuous in all its glory),揭示了人與世界的存在深度。繪畫的這種內在功能,是任何機械複製技術都無法取代的。正是在這種意義上,杜夫海納對繪畫的永恒性做出了有力的辯護。[1]在杜夫海納看來,由於功利、概念和目的的遮障,人們信以為真的這個世界其實並不真實。在人們用功利、概念和目的來把握世界之前,已經在感覺中遭遇到世界,並且獲得了關於世界的原初理解,這就是現象學家們稱道的“先見”(foreknowledge),一種在概念理解之前的感覺領會。如果說在我們對世界的概念理解中,世界顯現出它的“真實”(real)麵貌的話,那麽在我們的感覺領會中,世界顯現出來的麵貌則比“真實”還要真實,杜夫海納稱之為“前真實”(pre-real)。繪畫的目的,不是對“真實”世界的再現,而是對“前真實”世界的昭示,進一步是對那個“前-前-真實”(pre-pre-real)的“造化”(Nature)的逼近。繪畫的永恒魅力正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