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既混沌又有序。現代抽象藝術的實驗,已經將藝術這兩個方麵的特征推到了極致。以波洛克(J.Pollock)為代表的熱抽象,走向了極端的混沌。以蒙德裏安(P.Mondrian)為代表的冷抽象,走向了極端的有序。無論是波洛克還是蒙德裏安,都幾乎要越出藝術的邊界,將繪畫藝術推向它的終點。這就難怪20世紀中後期會出現所謂“藝術的終結”“繪畫的死亡”之類的驚人之語。
但藝術並沒有終結,繪畫也並沒有死亡。藝術家們在波洛克與蒙德裏安之間找到了一個無限空闊的地帶。正是這個介於混沌與有序之間的空闊地帶,才是藝術真正的棲身之所。我之所以做如此的判斷,原因正如古德曼(N.Goodman)指出的那樣,盡管今天人們已經很難給藝術下一個周全的定義,但是至少可以從語言上識別藝術作品的某些“征候”(symptom)。其中一個重要的征候,就是語言的密度。任何藝術都是符號表達,因此都可以歸結為語言;但不是任何語言都是藝術。隻有那種充滿密度的“例示”(exemplification)才是藝術。借用美學之父鮑姆嘉通(A.G.Baumgarten)的術語來說,藝術隻給我們“明晰的”(clear)形象,而不給我們“明確的”(distinctive)知識。極端混沌就不是語言,極端有序就沒有密度。因此,好的藝術總是能夠維持混沌與有序之間的張力,在兩端之間尋找恰當的平衡。阿恩海姆(R.Arnheim)從知覺心理學的角度也指出,好的藝術總是避免向極端的無序和有序衰變。
譚根雄的抽象繪畫,就是這種在混沌與有序之間尋求平衡的藝術。譚根雄不僅將波洛克式的混沌與蒙德裏安式的秩序調和起來,讓它們處於相互製約、衝突、激發與和解的動態平衡之中,而且將具象與抽象調和起來,創作了一批半具象半抽象式樣的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