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解字說文:中國曆史文選研究

二、中國曆史文選課程考核內容應真正能夠

字體:16+-

“測試學生閱讀與運用一般文言文史料的能力”

中國曆史文選課程考試內容,目前主要是兩大塊,一是要籍介紹部分;二是文選部分。前者主要的題型,不外乎選擇、填空、改錯、名詞解釋、簡答幾類;後者也隻有解釋加標點的字詞、短句翻譯、白文標點及文言文史料翻譯等幾種類型。這些形式對檢查學生掌握文選課知識的情況,確實能起到一定作用。但由於試題內容局限於課文之內,老師在平時的講授過程中都曾解釋過這些知識,因此這些考試內容最多隻能測試出學生的記憶能力,而很難了解學生真正的運用能力。如果我們在試題中適當增加課本之外的內容,學生必然感覺困難並發表反對意見,因為這超出了他們的學習範圍。

要解決考試內容過於狹隘的問題,真正實現“測試學生閱讀與運用一般文言文史料的能力”的考核目標,就必須改革我們的教學內容,不再拘泥於教材內容,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就應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學,使學生有更多機會去接觸、閱讀古籍,那麽學生因為平時經過練習,有較強閱讀古籍的能力,在考試時對增入課本以外的部分知識就不會感覺困難。同時由於考試要涉及一定的課外知識,也促使學生不得不去閱讀有關的史籍原著,要閱讀原著就得借助於工具書,因而也就相應的增強了其動手運用的能力。

在考核內容的改革方麵,北京師範大學有著成功的經驗,除了正常的課程考核外,該校曆史專業特設了“古漢語過關考試”,不過關者不能授予學士學位,“過關考試題則以從未講過的篇章為主,完全是水平測試,其難度遠遠超過曆屆試題”。[1]有這樣的考試要求,學生為了過關,平時自然會積極主動地閱讀古籍,而考試內容都在教材之外,學生事前沒法進行針對性複習,考試的結果當然能客觀反映其閱讀與運用文言文史料的真實能力了。北京師範大學的經驗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