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將“通論”另編成冊
從目前教材的體例格式看,雖以“文選”為主,但其實,“通論”部分,包括文選前麵的“典籍概述”,內容其實相當龐大,雖然有省去了翻檢之勞,但一定程度上也“淹沒”了本教材的主題,即“文章選講”。與其這樣,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將這些內容另編成冊,作為教學參考用書,還可以考慮適當加大“通論”的內容。這樣,既能突出選文的“核心”地位,又能使古漢語常識更具係統性、應用性。
(二)及時更新教材內容
首先,將少數民族文獻的比例加大。《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在第七個部分“民族文化保護”一節中,提到要充分發揮高等學校和學術機構整理、研究和編纂傳統文化典籍的作用,“加強民族古籍和文物搶救工作,搜集、整理少數民族古籍,編纂《中國古籍總目提要》《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總目提要》。做好格薩爾、江格爾、瑪納斯等古典民族史詩的整理出版和優秀少數民族文學作品的翻譯出版工作。”十七大報告中也提到:“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提出要“加強對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護,重視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專門機構,應培養社會急需的人才,因此,筆者認為,應加強這方麵的內容選編。
其次,吸收新的考古方麵成就,如碑銘、墓誌、行狀等。近年來,考古發現成就斐然,有些考古成果具有重要的曆史意義,可以適當加入這方麵的文獻。如由唐太宗李世民禦製禦書的《晉祠之銘並序》,是國家重點保護文物,不僅“字體飄逸灑脫,遒勁雄奇,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通行書大碑”,而且是一篇“研究李世民政治思想的重要文獻”,像這樣價值珍貴的碑銘,俯拾皆是,應適當選擇進入教材。又如《侯馬盟書》《鄂君啟節》等,不僅具有重要文獻價值和史學價值,還具有珍貴的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