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方法上:首先,加大實地考察的時間。在“45院校本”前言中,主編已高瞻遠矚地提出“必須把握中國曆史文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基礎課這一特點”,並強調指出:“要強化實踐教學,就要大力開展課外輔導,把練的時間基本放在課外”。這足以說明,實踐性是本課程的基本屬性。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實踐性不僅要加強,還要拓寬其視野,不僅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還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具體的社會實踐中,具體而言,不僅要掌握基本的技能和知識,還要通過加強與實習基地的聯係,開闊視野,感知實物,體會課堂教學的內涵,如以前文選課都安排學生到名勝古跡、博物館等地實地考察,這種實踐形式應恢複並加大。如筆者上大學期間,正是得益於文選課的實地考察,對太原周圍的名勝古跡、寺觀、廟宇等都進行了一番考察,盡管當時可能是走馬觀花,但對我後來閱讀古文獻都大有裨益。如老師講到《唐太宗晉祠碑銘並序》,安排學生去晉祠實地考察,回來後寫一篇考察報告等,這比僅僅閱讀文本效果要好得多,體會也深入得多。
教學手段上:首先,適當使用多媒體教學。按照教材體例安排,每講一篇課文前,要先介紹本篇文章的時代背景,以後是否可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形象生動地放些圖片。其次,師生角色適當轉換。素質教育理念的要義就是,教學要麵向全體學生;教學要麵向學生的每一個方麵;教學要讓學生身心得到全麵、協調、可持續的發展。這就要求教師成為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者。那麽,文選課這樣進行是否合適?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課時能否保證?這一切都是我們急需討論的問題,期望能借助本次研討會,開闊我們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