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文選是高等院校曆史係開設的一門很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其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閱讀和使用我國古典文獻典籍的能力。我們首先討論一下舊教材的體例及其特色。
以45院校本為例,原有的教材體例博大。全書共13個單元,加上序篇,共14個單元,“是一部曆史文獻總集選本,生動地體現了曆史學綜合性與百科性的特點”[1]。其中又以“史部”為主,設有8個單元,篇幅占到了65%。其餘5個單元分別是:經部、子部、集部、民族文獻和考古文獻。在每一個單元中,又分為四個層次:典籍概述;文章選講;練習文選;通論。這四個內容組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係統,但從目錄上就可見“單元製鮮明的縱橫體係特色”。在“45院校本”的前言中,主編在“教學建議”中曾提到課時減少對文選課的壓力(衝擊),明確提出:“教學要作大踏步地改進,才能適應新時代的需要。”課時減少,質量還要提高,核心有兩個,一是教材編寫,二是教學方法。本教材的特點之一就是“在有限的篇幅內,容納充足的知識量。”
根據《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麵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幹意見》(教高[2007]2號)文件的要求,要建立新的人才培養模式,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隻有加大實踐教學的比例,相應縮小理論教學的課時,唯有這樣,才能“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拓寬學生知識麵,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促進學生個性發展”。要貫徹這一新的教育理念,適應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傳統的教學方法已不適應,隨著而起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現在統稱為《人才培養方案》)、課時等一係列都要進行修訂。原有的理論學時必須再次縮短,明顯帶來兩個問題,一是在有限的學時內課程講不完,老師不得不選擇部分內容進行“精”講,這樣就人為地割裂了課程的完整性和係統性。原有的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主要是:以課堂講授為主,課下討論與練習為輔。課堂基本上是灌輸式和填鴨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