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高校教學改革不斷深化,強調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課堂參與及動手動腦能力的呼聲越來越高。而且學生進入大學後,無論是學習環境、學習內容還是學習方法,與中學階段相比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新的學習階段也要求學生變被動接受為積極、主動、自覺地從事和管理自己的學習。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注重學生課堂參與及動手動腦能力的培養,采取的方式方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動手查字典。
中國曆史文選課的重點難點在於字和詞的講解,然而大多數難解字詞教材中都有注釋,課堂上再重複講解,學生難免厭倦,但是如果讓學生自己看,他們又未必有興趣。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常常采取讓學生親自動手查字典的方法應對這個問題。這個方法要求學生人手一冊《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在課堂上,遇到古今詞義差別較大的字,我首先讓學生自己查字典,然後根據課文中的內容選擇義項,最後與教材上的注釋作比照。例如《左傳·城濮之戰》篇“不如私許複曹、衛以攜之”一句中的“攜”字,在字典中有兩個義項,根據文義當選第二個義項“分離”,此處為使動用法,故教材注釋為“離間”。又如《漢書·司馬遷報任安書》篇“仆以口語遭遇此禍,重為鄉黨戮笑”一句中的“戮”字,在字典中有三個義項,根據文義當選第二個義項“羞恥”、“恥辱”,故教材釋“戮笑”為“羞辱恥笑”。這樣一來,一個難解字詞很容易就消化了,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強化了教學效果,一舉兩得。
第二,動手斷句標點。
斷句標點是學生學習中國曆史文選的基本要求,也是檢驗教師教學效果的手段之一。斷句標點隻有親自動手做,才能體會深刻,快速提高。我在講課時,每一學期都會讓學生做5至6次課堂練習,每次選取一段200字左右的白文印發給同學,然後請一位同學在講台上利用多媒體做,其他同學在下麵做,做完之後進行簡單的講評,找出破句及出錯的地方,並總結分析出錯的原因。除課堂練習外,每個學期還要布置兩次斷句標點加翻譯的課外作業,收齊批閱後利用課堂時間講評,指出普遍性的錯誤並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