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解字說文:中國曆史文選研究

新課程體係下中國曆史文選課程教學方法的探索

字體:16+-

臨沂師範學院 王厚香

我們學校根據當前社會與本專業發展的實際,從學生就業的需要出發,近幾年來逐步進行創新課程體係的建設。新的課程本著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與國際化課程建設的需求,設置相應的培養方向,設置許多方向性的課程,注重專業實踐技能的培養。由此,一些傳統學科的基礎性課程的學時逐漸減少,就拿曆史學專業的中國曆史文選課程來說,教學時間由過去的108學時逐步減少到72學時、64學時,直到現在的48學時。在教學時間大大減少的同時,如何能夠保證教學質量,達到教學目標,成了中國曆史文選課教師需要克服的一個難題。

筆者從事中國曆史文選課程的教學已經有10年時間,這10年正好是我們學校大幅度改革的10年。在教學時間逐步減少的過程中,如何適應現實狀況,同時又盡可能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筆者在教學方法方麵做了許多的嚐試與探索。以下是筆者的幾點體會:

第一,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通過典型文章的示範性教學,培養學生辨識繁體字、閱讀理解文言史料、分析與運用史料的基本能力。

在中國曆史文選課程的學習中,學生首先要過繁體字關,因為目前中小學期間學生很少接觸繁體字,對繁體字很陌生。曆史學專業的學生,如果不過繁體字關,即使古漢語知識學得再好,在古代文獻史料麵前也是寸步難行。因為不僅舊版古代文獻皆為豎排、繁體,即使新版古代文獻也有不少仍是豎行、繁體的排印形式,此外,還有一些是未經整理的影印本。因此,我在教學中把辨識繁體字作為掃除閱讀古代文獻障礙的第一關,要求學生人手一本古漢語字典,找出《史記》《資治通鑒》等史學名著當中自己感興趣或是熟悉的曆史人物、曆史事件的相關篇章,集中閱讀、辨認,盡快熟認繁體字。經過一個多月的強化練習,大部分學生基本上能夠掃除繁體字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