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解字說文:中國曆史文選研究

二、曆史文選教學中的“博”

字體:16+-

這裏說的“博”,指的是在教師運用教學手段上,指導、督促學生盡量擴大古文獻閱讀量。古人雲:“讀書百遍其義自見。”[1]這話當然有一定的片麵性,但以我個人的經驗來看,如欲真正提高閱讀古文獻的能力,多讀、熟讀,無論如何是不可缺少的環節。近年來主幹課課時的不斷壓縮,其初衷是欲將課堂講授時間還給學生自學。但如果我們不能真正做到指導、督促學生自學,就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就曆史文選教學而言,僅憑蜻蜓點水式的講幾篇選文,沒有一定量的積累,根本達不到教學目的。正如有的曆史文選教師所言,“因課時所限,文選課隻能選取其中若幹篇文章進行教學。如果我們僅僅停留在這個水平線上,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讓同學們充分認識到,在學好這門課程的基礎上,自覺地獨立地學習文選以外的大量文言史料,這是一件長期繁重的任務。隻有多讀、多練、多思,才能有所收獲。”[2]所以,教師要采取一些措施,督促學生充分利用自主學習的時間,而不能對學生的課後學習采取完全放任的態度。因為學生中有自主學習意識的畢竟是少數。如何做到督促學生課後大量地閱讀古文獻,我認為可以采取如下一些措施。

第一,加強對指導閱讀的篇章的指導與督察。文選教材的選文一般都有一些閱讀障礙較少且篇幅又很長的選文,如《三國誌·諸葛亮傳》《通鑒紀事本末·安史之亂》等,這樣的篇章可以布置學生課後自行閱讀,並讓學生以書麵作業的形式提出閱讀難點,教師課堂集中講授學生提出的難點。這樣講授更有針對性,學生聽課精力也更集中,更重要的是,可以以少量的課時,指導學生閱讀大量的選文。不過,對於學生的自讀,教師要事先提示閱讀要點,還要利用各種教學手段進行督促檢查,譬如用課堂提問或課堂小考等方式進行抽查,抽查的成績要在期末考試成績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以避免學生將指導閱讀內容當成了可讀可不讀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