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文選教學之“精”,主要指的是教師在講授選文內容時要追求精深。教師應利用有限的課時,選擇一些思想性、可讀性、史料價值都很高的篇章,講深講透,以求獲得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之效,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閱讀史書史料對專業學習的重要意義,並教給學生讀書方法,培養學生研讀史書、史料的思維習慣,以及深入理解、分析文章的內涵的能力,逐漸扭轉學生閱讀古文的畏難厭學情緒。
首先,教師要綜合運用文字、音韻、訓詁、版本、校勘、文化常識、典章製度,以及選文所涉及的曆史背景等知識,將選文內容講深講透,而不能走馬觀花式的講授。現在古文今譯的書很多,如果曆史文選課僅完成今譯的任務,那就失去了授課的意義。
以《詩經·豳風·七月》的講授為例,要讓學生真正讀懂它,就涉及了很多知識領域。如其中“一之日觱發”一句,要說明“一之日”及“某之日”與此詩中“某月”之間的關係,就不能不提到古代的“三正說”的問題,這其中涉及許多古代的天文曆法知識;講“觱發”一詞,也不能僅說明是“風寒貌”或“寒風觸物聲”,因為這樣並不能讓學生真正理解詞義,更不能收到觸類旁通的效果。要講清楚什麽是聯綿詞,讓學生了解古代有大量來自於民間口語的聯綿詞,其最基本的特點是“不可分釋,其義在音”,且多數是用來描摹事物的聲音、形態的。而要說明“觱發”屬雙聲詞,還涉及錢大昕的古無輕唇音之說[1]。又如:解釋 “塞向墐戶”的“向”、“戶”,都涉及了文字學的知識,如果不向學生展示“向”的甲骨文字體,學生就很難真正信服《毛傳》“北出牖也”的解釋;如果不介紹“戶”的甲骨文字體及其後來演變,並輔以《說文》“半門曰戶”的解說,學生就很難從內心裏接受“戶”的本義是“門”而不是“窗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