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彌賽亞》樂譜的亨德爾
喬治·弗利德裏克·亨德爾(這是他的英國名字,他的德國原名應為格奧爾格·弗利德裏希·韓德爾)1685年2月23日生於德國中部的哈雷。雖然他很早就在音樂上顯露出驚人的才華,但是他的理發師父親卻希望他學習法律,成為一個體麵的公民。雖然他在7歲的時候得到公爵的支持,隨哈雷聖母堂的管風琴師紮豪學習管風琴、小提琴、雙簧管以及作曲技法,並在11歲時就寫出了6首雙簧管和小提琴的三重奏鳴曲,但是父親去世以後,他還是遵從父親的意願,於1702年2月10日進入哈雷大學法學院學習。3月13日,他就被任命為加爾文教堂的管風琴師,第二年當他18歲的時候,他終於放棄了法學院的學習,隻身來到北部城市漢堡,在那裏的歌劇院擔任羽管鍵琴師和第二小提琴手。他不僅接觸到了凱澤爾的歌劇,還結識了一位博學的青年音樂家馬特森。馬特森不僅是歌劇院的男高音歌手,而且身兼作曲和指揮,尤其是他的音樂理論和關於曆史與藝術的評論,對那個時代產生過非常有益的影響。亨德爾曾經與他過從甚密,但因為一次對指揮工作的爭執,兩位好友竟反目到進行決鬥的地步。所幸亨德爾衣服上的大銅紐扣擋住了馬特森的劍鋒,但卻給他的內心造成久難愈合的傷害,這也是他後來離開漢堡的原因。1705年1月8日,亨德爾的第一部歌劇《阿爾米拉》在漢堡歌劇院上演,緊接著又上演了他的第二部歌劇《尼祿》,馬特森最後一次在舞台上露麵便是在這部戲裏擔任主角。第二年,在他的後兩部歌劇《達夫尼》和《弗洛林多》還沒來得及上演的時候,亨德爾沒有和馬特森告別便離開漢堡去意大利了。
在意大利期間,他與著名的音樂家科萊裏、卡爾達拉和斯卡拉蒂父子等廣泛交遊,並以不同的曲式寫下了大量的作品。他以意大利風格創作的歌劇《拉德裏格》和《阿格利皮納》以及清唱劇《時間和真理的勝利》、《複活》分別上演於佛羅倫薩和威尼斯,均大獲成功。他能將大協奏曲的技巧運用到聲樂曲中,並使他的音樂充滿了節奏的驅策力、旋律的吸引力和豐富的情感,亨德爾獨有的這種充滿活力與熱情的風格在這個期間便趨於定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