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特·丹第
弗朗克和聖-桑都是個性較強的作曲家,而且特殊的個人經曆也決定了他們的偉大成就,他們既未形成所謂的“樂派”,也沒有培養出優秀的繼承者。他們之後最了不起的法國作曲家德彪西和拉威爾都是另辟蹊徑、改弦更張的人物,而作為弗朗克和聖-桑的學生如丹第、肖鬆和弗雷等人雖然多有“平庸”之譽,但他們每個人都為交響樂曲庫貢獻了堪稱不朽的經典名曲。
丹第1851年出生於巴黎一個古老的貴族家庭,童年時經常到祖傳領地塞文諾山區的維伐利山度假,對祖輩的故鄉有一種強烈的眷愛。1872年入巴黎音樂學院隨弗朗克學習管風琴和作曲並深受其影響,成為“弗朗克派”的主要活動家。丹第1873年前後認識瓦格納和李斯特,並於1876年夏天赴拜羅伊特觀看了《尼伯龍根的指環》的首演。同年,他擔任法國民族音樂協會主席。1896年,他與誌同道合者創辦了聖詠學院(1900年以後成為綜合音樂學院),從此全心致力於此,直到1931年去世。丹第的代表作品是創作於1886年的為鋼琴和管弦樂隊的《法國山歌交響曲》,又叫《塞文諾交響曲》。全曲共分3個樂章,由一個基本主題貫穿,這個山區牧羊人歌謠的旋律先是作為樂章的引子緩慢奏出,再由英國管完整呈現,它在樂章最後還作為尾聲再次出現,當第二樂章重現這個主題時,像是對昔日幸福恬靜生活的回憶,由圓號的遼闊悠遠音色來渲染氣氛。該主題在第三樂章中變為固定音型之後過渡到伴奏音型,但仍作為主導主題使用。第一樂章由3個主題構成,引子之後,“適度活躍的”第一主題隨著鋼琴緩慢的伴奏呈示後很快進入**;第二主題同樣交給木管,但它是和鋼琴、豎琴如齊奏般一起奏出的;再現部的開始部分,第二主題轉入C大調,重現基本主題後構成尾聲。第二樂章“相當節製的但不要拖延”,鋼琴和樂隊作對話式演奏幻想性歌謠,構成自由的三部曲式,主題的再現以ff的急奏掀起本樂章的**。第三樂章以鋼琴的固定音型主題開始,它是第一樂章引子動機的變形,同舞曲風格的律動性新主題交替發展,經過幾次再現後像回旋曲一樣展開。樂章結束前,引子動機3次以慢速、片斷般出現,最後的加快結尾段造成巨大的**。《法國山歌交響曲》顯然與弗朗克的《交響變奏曲》有很近的血緣關係,不僅是“循環動機”的運用使全曲在結構上高度統一,而且樂隊的編製也大體相同,特別是英國管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