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交響樂欣賞十八講

一、一個簡單的溯源

字體:16+-

交響樂指揮『皇帝』卡拉揚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指揮1987年新年音樂會

英文SYMPHONY從意大利文SINFONIA演變而來,但是它的拚法卻更接近希臘文SYNPHONE和拉丁文SYMPHONIA。在希臘文裏,“SYN”是“一起”的意思,“PHONE”是“發聲”的意思,稍雅一點的翻譯是“和諧共鳴”。不過這種“和諧共鳴”在音樂早期發展史上卻有著各種各樣的指意, 17世紀以前在聲樂和器樂方麵也通用這個詞匯,比如喬瓦尼·加布裏埃利和海因裏希·許茨分別在1597年和1629年譜寫的《神聖交響曲》(SACRAE SYMPHONAE)都是以經文歌為主的作品。

到了17、18世紀巴洛克音樂發展的中後期,因為器樂在音樂活動中的分量越來越重,SINFONIA便主要和器樂作品產生聯係了。它先是被用來稱謂慶典和節日活動的開場音樂,而且具有鼓號調的音型和莊嚴華麗的風格,這樣的SINFONIA在今天都還可以聽到,最家喻戶曉的大概就是1984年美國洛杉磯奧運會隨處可聞的“鼓號樂”,即約翰·威廉斯創作的“奧林匹克號角”,現在更是把它們用在各種各樣的慶典或頒獎場合。在巴洛克時代早期,這樣的慶典音樂傳播很快,有的用現成的,有的委托作曲家創作,但風格大同小異,倒是很受歡迎。

交響樂發展到今天,樂隊人數越來越多

歌劇在意大利誕生以後,這種形式的音樂便被作為歌劇開場曲,除了SINFONIA的叫法外,有時也用CANZONE一詞,著名的例子是蒙特威爾第的歌劇《奧菲歐》開場前的鼓號CANZONE,許多歌劇院在上演該戲時,常常會在劇院廣場或前廳作為召集觀眾入場的鍾聲。大型的宗教聲樂作品如清唱劇也引入這種純粹的器樂,而且還為其增加了“間奏曲”的功能,比如亨德爾的清唱劇《彌賽亞》中就有名為“PASTORAL(牧歌) SYMPHONY”的形式風格很獨立的間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