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李斯特的作品與人品給人的印象,就像是萬裏晴空放射著耀眼光芒的太陽,那麽與之相應的另一位鋼琴家給人的印象,卻像是在迷蒙的星空中閃爍著柔和清輝的月亮。這位與李斯特同時代的作曲家、鋼琴家就是弗雷德裏克·肖邦。
肖邦1810年生於波蘭華沙的郊區,父親是法國人,年輕時移居波蘭,從事教育工作,母親曾當過伯爵夫人的侍女,鋼琴彈得不錯。在拿破侖垮台之後,維也納會議解決波蘭問題的永久性辦法就是把波蘭的東部劃歸俄國。青年肖邦便是在這個被出賣的國家成長起來的。他的老師、他的母親,他接觸的許多人都是波蘭的愛國者,這種環境和影響,使他終生都對古老的祖國懷著騎士般的情感。肖邦的音樂才能在幼小的時候就已顯露出來,他6歲學習鋼琴,7歲發表第一部作品,8歲公開演奏。由於身體狀況不好,他一直在家裏進行普通教育,13歲才進學校。15歲時他進入華沙音樂學院,畢業時已經被稱為天才了。不到兩年的時間,他在維也納和慕尼黑都贏得了喝彩。這個期間波蘭爆發了革命,革命失敗以後,俄國取消了波蘭最後一點獨立權。在這種情況下,波蘭人都盡一切可能移居國外,而歐洲各地的開明人士都很同情波蘭起義,在歐洲各國的首都都有波蘭流亡者聚居。波蘭的一些貴族,還能想法維持豪華的生活,他們在維也納和巴黎的公館因此成了文藝界和愛國者聚會的沙龍和宣傳波蘭的中心。肖邦和許多波蘭的流亡者一樣,留居巴黎,成了這種沙龍的座上客。就在這種氣氛中,產生了他特殊的藝術風格。他的音樂,像一首首歌頌和懷念波蘭的詩,喚醒了歐洲各國人民的良知,其威力遠遠勝過那些冠冕堂皇的外交文件。
肖邦肖像,德拉克洛瓦作
喬治·桑肖像,德拉克洛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