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鍵盤空間:由巴赫開始的邏輯

洗耳

字體:16+-

音樂廳回來洗耳,是我充滿內疚但又常做的慣例。我對格倫·古爾德痛恨音樂廳環境的極端做法百分之百同情,但作為聽眾,我對音樂現場的效果絲毫沒有反感。我要洗耳的原因是音樂。不管什麽場合,偶然聽到不順耳的音樂,如有可能,一定會找機會洗滌。偶然聽到電台廣播,也禁不住寫信對朋友牢騷:

YG & YD:

……

學校回家路上,電台裏聽到有人演奏肖邦b小調第三鋼琴奏鳴曲Op58。我可以感覺翊功的沮喪。前幾天,我在琴上偶然撞上肖邦——近來忙得要命,不可思議居然還有時間彈琴——即使他的圓舞曲,肖邦可以說是敏感(sensitive),但是從來不會傷感(sentimental)。可在那個錄音裏麵,到處都是莫名其妙的rubato[1],毫無必要的誇張作態,拿腔作勢的感歎表情,混亂的踏板把肖邦音樂中的精致,一半埋在廉價的香水之中,一半葬在模棱兩可的趣味花招裏麵。無怪乎大眾眼中的肖邦是個如此不倫不類的傷感情種。我實在忍耐不住,到家馬上拿出利帕蒂(Dinu Lipatti)[2]彈的肖邦洗耳。不敢用趣味這詞,那是什麽樣的境界![3]

不知為何我對誇張那麽反感。不管是預言還是詛咒,當年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每人十五分鍾名聲”的戲言,歪打正著我們今天的文化弊病。好像機會就此一次,不盡力表現,時不再來。藝術家更要孤注一擲,今天我們的注意力被這花花世界攪得眼花繚亂,不做一點過分舉動,誰會在意?這不是當代藝術家的浮躁,而是目前的文化心病。

前幾個月,去參加一個朋友為紐約窮人孩子參與古典音樂活動的小型捐款聚會。聚會中邀請一位鋼琴家為大家演奏。曲目有巴赫c小調幻想曲(Fantasia in c minor, BWV 906)和肖邦f小調夜曲。c小調幻想曲不是為了沙龍客廳所寫,但是鋼琴家都喜歡以此表現自己,這也就不說。可肖邦的f小調夜曲,怎麽可以彈成這等模樣?肖邦夜曲在這小型“沙龍”環境裏麵足以清晰可辨,不知鋼琴家為何要去大張旗鼓的做作表演。每一個音彈出來都讓我捏把汗水,不知什麽肉麻的怪物會從這個黝黑的樂器裏麵衝將出來。我的音樂能力有限,不知差錯何在,所以有個懸念吊在心裏。之後我提早匆匆回家直衝鋼琴,打開樂譜,手在鍵盤上彈過去,馬上聽到疑惑所在。開始九個小節是一句話,平靜一線,連裝飾音都是穩步行走不能斷氣的語態。鋼琴家不甘寂寞,定要做點表情出來。這一做似乎很有花頭,可是整個夜曲的語氣全被打破。更要命的是,這開篇的做作,把微妙的餘地一並堵塞,以至於隨後的中段,隻好聲嘶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