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鍵盤空間:由巴赫開始的邏輯

音樂沒準

字體:16+-

查爾斯·羅森(Charles Rosen)在世的時候,我去聽過他的一場由《紐約時報》周刊主辦、內容奇特的講座。主題是錄音的可信程度,問題是究竟什麽是音樂。羅森以自己演奏的同樣曲目,通過不同的錄音設備和錄音技師,甚至不同的播放器材現場對比。所有這些音響效果不是好壞的區別,而是天差地別的音樂。最後,羅森在鋼琴上麵重彈錄音的曲目,結論:音樂是我們身體麵對樂器直接發聲的感受,就像印刷品不是繪畫,至少西方古典音樂如此。

圍繞類似的內容,但是完全另外一個角度。在和法國小提琴家布魯諾·蒙蘇西安的訪談資料中,有一段格倫·古爾德錄音室的工作片段。就像往常一樣,錄音室裏的古爾德在鋼琴上以各種速度、動態和角度探討試錄A大調英國組曲BWV 806,隨後回到錄音控製室,一遍遍比較,決定選用哪段合適,再從不同的錄音剪輯出來一個“較好”的版本。很久以前我和朋友為此爭執,《紐約時報》也曾有過文章,把古爾德和魯賓斯坦相比,從浪漫主義藝術觀的角度來看,古爾德的音樂缺乏自然“天賦”。不說今天數據錄音的電腦技術,數碼錄音剪接的便利已是家常便飯,問題還不在於此,持不同意見的人也許並不知道當時錄音棚裏具體的故事。人們以為古爾德不惜一切,追求一絲不苟的完美,但就是沒有看到古爾德更上一層樓。因為正是完美主義的絕境,使得沒有標準局限的大師超越了完美主義本身,從而看到絕對意義上的多元,偏激在共性相對之中的可能和必須。個性的奇特並不詆毀共性的整體,相反,重疊交織的奇形怪狀,衝突的同時共謀同存,相輔相成之中形成的鬆動有機,在並不虛幻的氣場裏麵相反相映,自由自在擦肩而過,回頭交手。

幸好古爾德當年留下錄像,對此作了進一步解釋。因為當時錄音技術局限,古爾德感覺是被強行鎖在單一的物體框架裏麵。因為古爾德挑剔成性,人們把他誤解成為絕對完美的現代主義,然而古爾德又是解構的現代主義,追求絕對的完善隻是表麵,古爾德看到絕對背後不同角度的錯差。與旁人的誤解正好相反,古爾德追求萬花筒折射變幻的碎片。因為音樂不是單一的絕對,而是多元的絕對並列共存,生命生息的不定沒準。古爾德從不同角度刻意,寓意作品生態之不定,他希望所有的錄音版本可以同時並存,或有可能任憑聽眾隨意選擇甚至重組:“喏,”他一揮手:“這裏是16個錄音,你可以有任何組合,任何選擇。這才是理想——如果可能的話。”他把自己創作看成零星不定的局部,然後就像把孩子送上社會,隨著環境發展演變:“盡管我們還沒技術,不,實際新的技術已經能夠接近這種可能,我相信將來聽眾對於錄音材料重創的可能無限”。他繼續對蒙蘇西安說:“比如,我有你拉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的錄音,可我正值興高采烈的情緒,在保持你錄音調性和音高的同時,我能改變速度表達我的愉快心情”。古爾德最後斷定:“我們完全可以看到這種可能的存在”。今天的電腦技術早已超過古爾德的預言,但是,作為預言家的古爾德不算什麽,關鍵在於,古爾德觸及了一個根本問題:藝術是個活性的狀態,不是固定不變的物體(盡管表麵如此)。藝術作品的本身隻是一半的藝術。真正的完成在於交流者參與的那個瞬間,不同的參與者,激活藝術作品不同的內涵和時空,所以藝術機緣生命的空間無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