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是一呼一吸吐出的氣息,尤其聲樂,通過元音輔音交融摻和,語音(Phonetic)層次裏麵,織體柔順擠壓成分比例不等,帶上一進一出的呼吸,就有音響樂絲。可以想象,音樂家對人聲的迷戀不是沒有道理。今天騎車去學校,偶然聽到施瓦茨科普夫(Schwarzkopf)的理查·施特勞斯《搖籃曲》(Wiegenlied / Lullaby)Op. 41, No. 1,清晨的哈德遜河水,瀛光淡泊一青,音樂穿空入雲,聲音是不斷吸進腦門的穹蒼,然後由腦蓋後麵通透出來,不斷綻開升騰的弧線悠揚。
這音樂讓我想起艾利·阿美玲(Elly Ameling)的親近無間,埃瑪·柯克比(Emma Kirkby)的純淨直接,阿爾弗雷德·戴勒(Alfred Deller)高音裏的溫暖,更讓我聽到西蒙娜·柯爾姆斯(Simone Kermes)呼喚出來的靈魂,盡管她的音樂充滿戲劇色彩,但她從來不在個別音符上麵作態。柯爾姆斯沒有堵在前麵的聲音,呼吸流暢之間,造型塑像之時,音樂藏在背後超越,在行將破碎消失的邊緣懸空。柯爾姆斯唱的什麽我都喜歡,但是她的巴洛克真正讓我出神。
21世紀初的今天,盡管曆史已經洗去19世紀浪漫主義嗡嗡作響,本真主義音樂思潮讓文藝複興和巴洛克音樂熱門,可大眾文化依然帶著現代人的誇張和矯飾的“意大利”眼光,那還不是桑德羅·波堤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的繪畫,喬瓦尼·巴蒂斯塔·佩戈萊西(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1710–1736)的那不勒斯(Neapolitan)樂派,他們盡管有點怪誕的奇美,可沒有過分,即使有點刻意,也是出自內心的自然而然。今天藝術的做作,是電影院裏按摩人體模具的作態。因為感覺不良,又要迎合大眾口袋裏的錢幣,所以不得不就俗誇張。更有貌似“高雅”的矯飾商品,比如1994年比利時導演傑拉德·考比奧(Gérard Corbiau)對18世紀著名意大利閹人歌手的“自編”傳記電影《法裏內利》(Farinelli)[1]。我對新編曆史的創造沒有成見,對以前音樂重新解釋也很熱衷,但對插圖般的具體描繪,低級趣味的蒙瞞欺騙,加上自以為崇高浪漫的**作態,一定避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