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要不是朋友催促,便不會幾個月裏無中生有,化出這樣一本書來。2013年春天,我完稿寄出,發現脫稿的“脫”字奇妙無比。當時我一個字也不想再看,覺得自己是個自由自在的動物。可是最終的故事並不如此簡單,以後修改和整理的工作幾倍於當初,現在回頭再看,整個過程是個不斷自學和發現的過程。
(一)
我在紐約錯綜的文化環境裏麵,通過五線譜上跳躍的音符品味古代文字。我對中國傳統文化隻有感歎與驚奇,沒有懷古傷感,它在我的血液裏麵,不去追求,還逃它不開。我盡量用即時的身體說話,盡管常常笨得不好意思,我閉著眼睛呼文吸字,不期牽我走路的語態,是巴赫的口氣和莫紮特的句子。
我不敢以大師為左,但在語言混雜的生活環境裏麵,總是難逃塞繆爾·貝克特[1](Samuel Beckett)的陰影。作為愛爾蘭人的貝克特,英語不是直接自然的“母語”,他長期用更遠的法文寫作,晚年回頭再用英語寫下的小說《瓦特》(Watt)之古怪,已是小心翼翼地將錯就錯。我沒貝克特的才能,但是由此看到自己對於中文旁敲側擊的不同角度。我更不敢高攀古人,但我橫空今天的中文語境,在英文環境裏麵品味中國古代鏗鏘頓挫的文字,佐伴音節為韻的ABC,發現自己是在玩弄不拘詩詞節律的文字旋律。更為過分的是,我無意之中歪打正著,以中文拚音混淆以元音輔音為單元的西方詩文節奏,體驗現代中文音域裏麵音響節奏的其他可能。
好友張純對我說,因為文字的多義和詞組拆裝的各種可能,中國文字的潛力無限。我以前從來沒有這樣想過,看來我在文字上的胡攪蠻纏,並非無中生有。
不得不坦白,我有矯飾雕琢的筆頭、挑剔刻薄的眼睛。我的文字古怪,我的思路更是拚貼跳躍。我的錯筆誤筆到處都是,但是很多場合也是精心架空的破綻陷阱,意在任人參與劈開重新。因為不是日常述說的口吻,我的文字說不通順,更不允許慷慨激昂的朗誦和令人毛骨悚然、感情起伏有致的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