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鍵盤空間:由巴赫開始的邏輯

諧和律之於平均律

字體:16+-

把巴赫48首前奏曲和賦格翻譯成為《平均律》,不是因為連早期《格羅夫音樂字典》[1]那樣權威著作都一起參與的誤導,更不是我們中文跟著一起亂譯錯翻,這個現象不是偶然,而是有著相當的曆史和文化背景。

不知為何,我總覺得啟蒙運動和工業革命對我們人類文明發展之重要、曆史影響之深遠,同時也給今天的我們留下巨大的陰影。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帶來的副作用,以及龐大的資本經濟運作體係給我們留下的無底洞,今天的我們,接受祖傳財富的同時,也是旁觀曆史反思的時候。

歐洲文明對理念和機械的絕對信心,對不完善的獨特性,盡管鼓勵卻又視而不見。對於人類理性不可理解的東西要麽摒棄否定,要麽強行納入我們局限的理念範圍。三百年來,西方音樂對平均律和諧和律[2]之間的混淆和誤解,就是這種自以為是的心態和強行規範的結果。

幾年前,一次我在郵局寄包裹。當時好像要等什麽手續,所以有時間和窗口的工作人員聊天。“你不覺得奇怪,曆史(his——story)隻是一個‘他’個人的故事?”窗口背後的郵局雇員和我閑談曆史哲學。真的是!不然我怎麽老是懷疑書本上的“史實”?事實上,曆史從來不是課本記載那樣有頭有尾的單向發展,也不曾有過裏程碑那樣連續有致的邏輯和進化。隻是我們人生單向一點一線的生命之局限,沒有能力與自然的無常同步同體同感。我們抓不住空無,所以隻好通過點狀一線的裏程碑來幫助理解無常的大千。

以任何曆史而言,人類文明從來沒有真正超越一切孤立的革命和巨變,也沒有前後斷絕的“轉折點”。音樂教科書把德國人維爾克麥斯特(Andreas Werckmeister)的well temperament[3]和巴赫的WTC[4]《諧和律鍵盤前奏曲與賦格》看成裏程碑的轉折,可事實上,西方音樂一千餘年,一直熱衷研究聲音的頻率振**和和聲學現象。在威爾克麥斯特的諧和律之前,中世紀一直有意無意試探各種不同的調音比率,這種努力繼巴赫之後依然不斷發展,一直到現代音樂,最後把實際上不可平分的12個半音一刀切割,絕對平均,這才是今天名副其實的平均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