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鍵盤空間:由巴赫開始的邏輯

也談樂譜版本

字體:16+-

首先需要說明,這文章和今天樂譜版本的學術問題沒有直接關係。我一點兒不敢在此多嘴,翊功兄在這方麵是專家。我自己琴上有點兒體會,也許隻是偏見而已,不妨拿出來曬曬太陽。

我把今天的古典音樂稱之為博物館音樂,是動物園裏的獅子老虎。我們到美術館參觀,首先看的不是作品本身,而是當門巨幅的文字介紹,甚至可以租個音響逐個解說。這是一個信息世界,除了自以為是的我,本能的體驗不再可信。以前有個笑話,在音樂學院大師班聽課,看到有位教授樂譜上麵筆記,他用橡皮把前麵的筆記擦去,再把當時聽課的內容記上。我好奇,下次再有一個大師課時,他是否也做同樣的“練習”?

我不是不信權威,隻是更加依賴自己原始的體驗感知。如果我的能量沒有達到必需的程度,這是我的局限,因為對於權威的迷信不能改變這種局限,隻有等待自己走到那一步,交流才有可能。

我從小就有隻身專注作品的習慣,文字解說往往隻是以後不得而已的補丁。20世紀80年代初,阿曼德·哈默(Armand Hammer)[1]藏品來北京展出,這是國內第一次大規模西方繪畫原作展覽,我當時第一次去首都。第一個星期,我什麽地方沒去,整天泡在美術館裏。我可以在一張畫前不動,站上一個小時之久。這樣反複觀摩,最後再看注解,除曆史年代之外,其內容和我的感受相差無幾。印象最深的是三張柯羅(Jean-Baptiste Camille Corot)的風景,它們創作時期和畫風之間的區別不是通過文字圖解,而是在毫無信息的背景之下,我直接從畫麵上看出來的。以前在紐約讀書,遇到比我更過分的導師傑基·溫莎(Jackie Winsor)。她看學生作品,不許學生事先解說。通常她在作品之前閉目瞬間,然後慢慢睜開眼睛。她看作品好像要把作品吞噬進去,這時誰都不許打擾。之後,她輕輕一笑,似乎剛從巫術魔法裏麵出來,隨後就像平時一樣和學生有說有笑。有的同學覺得她是故意作態,我不但可以理解,私下更有一份竊竊,因為怪誕之下,我這小怪物正常得無聊——這是我在紐約讀書的時候,最最讓我欣慰的故事。我在學校遇到無數美國藝術界的怪物,讓我這個小打小鬧的“憤青”心平氣和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