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鍵盤空間:由巴赫開始的邏輯

無心生來的音樂 有心竊取的聲音

字體:16+-

複調——對我來說是個觀念和形容詞。在以前信息來源有限的年代,巴赫和古爾德的名字,做學生的我稀裏糊塗撞上,來美之後,又在公共圖書館裏胡亂翻閱發現,一晃多年過去,我在折騰視覺藝術的過程之中旁觀自己作品,最終還是通過身體感悟出來。現在轉眼再看,好像一切都是事先安排。不可想象,沒有複調藝術做伴,今天我的作品會是什麽樣子。

為了說清複調音樂,這裏不得不把西方音樂三種織體和形式羅列如下:

1.複調音樂(polyphony)由兩個以上獨立的聲部組成,是一種根據和聲對位(counterpoint)準則,多聲部同時並進的複合音樂織體。複調音樂包括宗教和世俗音樂,甚至部分民歌。

2.主調音樂(homophony)是一種多聲部音樂,區別於複調音樂,它通常以一個聲部為主旋律,其餘聲部位於和聲襯托。歐洲從古典風格開始,大多數音樂都是主調音樂。

3.單音音樂(monophony)是單一旋律的音樂。它不帶任何聲部的襯托和伴奏。古代音樂和大部分民歌都是這類單音音樂。

就西方音樂而言,複調音樂主要是指中世紀後期、文藝複興和巴洛克音樂。早期音樂泛指中世紀和文藝複興時期的音樂,它們和巴洛克音樂不太一樣。早期複調音樂相對關注音樂對位層麵的平行關係,巴洛克時代的音樂,縱橫關係有通奏低音相對規範,因為不和諧音程不斷開發,音樂整體的統一成為必需,然而,每個時代對於音程的和諧與否不盡相同,所以又很難一概而論。有意思的是,巴洛克時代,趨向中心結構的音樂反而變得生動活潑起來。

最早的複調音樂大約離今天有一千年之久,為了加強和聲共鳴的感覺,早期的複調音樂先在單聲部聖歌(plainchant)旋律上麵增加一個聲部。它們是一個旋律不同聲部的平行結構,這叫單線複調(heterophony)。單聲聖歌合唱(melismatic organum)開始引進兩個和聲聲部,比如,用一個格列高利聖詠(Gregorian chant)旋律,再加一層由這個旋律轉換而來的旋律,一般是和諧的純五度和四度。音樂由同音(Unison)開始到同音結束,中間是平行的和聲過渡。這種複調音樂受到民間非宗教音樂的影響,起初是即興的遊戲,一人唱既定的旋律,另一人用耳朵的感覺尋找不定型的第二聲部。以後,作曲家開始記下第二聲部,漸漸地,第二個聲部開始複雜起來,不再是簡單的換位而已,這就形成最初的複調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