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鍵盤空間:由巴赫開始的邏輯

機緣貝多芬

字體:16+-

我囫圇吞棗,譜子常常被我整本通奏下去,除了平時個別挑出之外,一兩年之後,我會又重新開始通讀某個作曲家的鋼琴作品。我這種橫向的泛讀似乎對作曲家很不尊重,但是次數多了,體驗一次一次更新,常常就像麵對新的作品。有時一個偶然的機會,我也會莫名其妙掉進豎向的井底,幾天鑽在一個作品裏麵,那是看到地下的寶藏實在不可思議。很多年前,我從斯卡拉蒂(Scarlatti)開始長跑。可以說,當時第一輪的馬拉鬆都是胡鬧,但我鬥膽包天,前麵的跌撞失足,不知怎麽懵懵懂懂蒙混過來。

我沒老師教育指導,更沒有中間隔層翻譯解讀,我愣頭愣腦撞牆,是對是錯並不重要。我和自己閑談,不需要理,我和作曲家胡鬧,不足以論,但是如此點滴,時間長了,加在一起,形成一種無意的浩瀚,沒有條理,更沒區別上下左右大小多少,隻有毫無趨向的漂泊和自己一呼一吸的暫時,沒有中心亦沒根基,因為自己的感覺和存在,隻是偶然的契機而已。我琴上視譜,撞上的片刻都是屆時的機緣,和我主觀的意願以及作品價值沒有太大關係。我是手工作坊的習慣,一邊玩一邊拆,有時無意撞上鬼神,也有小題大做的可能。我沒有整體輪廓,也沒高低條理階層之分,消費享受不是我的需要,蓋棺定論的權威更加不是我的工作。我知道自己偏頗得厲害,但是那又如何?隻是但願國內崇尚權威的文化環境稍有鬆動,給我邊緣的錯差一點機會,不用標準的尺度量我,給不經意的不著邊際,一點閑散喘息的空隙。

2010-2-27

有人說布魯克納(Bruckner)一輩子隻寫一首交響曲,這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適合很多音樂家和藝術家,盡管他們的作品外形不同,種類媒體繁多,但是作者似乎一輩子魔圈纏身,用盡各種方式角度,繞來繞去就說那麽幾句。好像作者越是創新,離原本越近,越是破罐破摔,話就說得越是中肯到位,越是挑剔折騰,到頭來越是簡練精確,越是反叛離異,結果越像自己。古爾德的《哥德堡變奏曲》就不提了。以前老聽貝多芬的“代表”作品,覺得他是無中生出來的奇有,卻沒看他一筆一畫用功出來的具體。現在一遍遍從頭到尾,閱讀他的32首鋼琴奏鳴曲,整個過程讓我放棄高低標準的偏頗,珍視貝多芬每個細節,每句音樂,每首奏鳴曲。盡管貝多芬早期受過海頓的影響,但其麵目之清楚,第一個奏鳴曲就已完全具備。我沿著貝多芬的琴鍵一路體驗,連我的手指都能感覺,貝多芬如何開拓建構他的語言和世界。貝多芬不斷打破自己,探索音響的精神領域,最終兜了一個圈子,更加完善自己原本的麵目。可舉的例子隨手可及:中期C大調奏鳴曲Op. 53的末樂章,如歌的波浪轉而成為**的卓絕,聽他瘋子般的潮水不斷,衝天懸吊的顫音(Trill),這在晚期E大調奏鳴曲Op.109的末樂章裏,同樣的話語是另一個模樣:回歸平靜主題之前的第六變奏,底下微妙的**和天上的出竅交相輝映,明潮暗流不息的同時,波湧交集相間。實際上,類似的模式早在貝多芬第三個奏鳴曲,C大調Op.2,No.3的末樂章裏就有影子,隻是後來發展演化,更新一番又一番的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