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想,不了解彼得·賽拉斯(Peter Sellars)的人無意撞上他編導的莫紮特歌劇,吃驚的程度一定可觀。熟識之後,驚奇之餘,觀眾就會發現,這種以現代人物和故事為背景的百年故事新編,也許並非無聊的標新立異。賽拉斯幾個新編莫紮特歌劇的立意新穎,把莫紮特音樂發揮到了讓人叫絕的地步。舉個簡單例子:《費加羅婚禮》(Le Nozze di Figaro),開門見山第一幕第一景,仆人費加羅為自己即將到來的婚禮興奮不已。他在舞台上麵,一步一跨丈量他和未婚妻蘇珊娜未來局促有限的居所。可以想象,不管舞台設計什麽室內布景,一個演員在偌大的舞台上麵,無論如何表演,也難體現一個小人物對自己小小空間的喜悅。在賽拉斯的處理之下,打工仔費加羅,在紐約一個狹小的單間公寓裏麵折騰,得意忘形地從牆的一端翻滾到另一端。窗外是紐約摩天大樓的對比。這種特定的場景設計給予演員相當的表演空間,充分體現莫紮特所賦予費加羅這段音樂的性格。
幾年前,看了賽拉斯編導的亨德爾歌劇《朱利奧·愷撒》(Giulio Cesare),盡管同樣都是“百年故事新編”,卻與他的莫紮特歌劇不同。從原作的關係和整體統一的角度,也許賽拉斯的《朱利奧·愷撒》難與他的莫紮特的歌劇相比。可是《朱利奧·愷撒》的製作是閃電不定的磁場,藝術試驗的煉金術。它有愣頭愣腦之生,是創造靈感之庫。
賽拉斯1957年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Pittsburgh, Pennsylvania),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其戲劇和歌劇導演生涯。賽拉斯對亨德爾和莫紮特傳統歌劇改頭換麵的製作引起了褒貶不一的爭論。1987年賽拉斯和美國極簡主義作曲家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劇作家艾利斯·古德曼(Alice Goodman)合作的《尼克鬆在中國》(Nixon in China),以及1991年以劫機事件為題材的《克林霍夫之死》(The Death of Klinghoffer)是兩部現代歌劇的重要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