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體製

第三篇 學術論文

字體:16+-

社會建設與社會管理創新的四個“抓手”

李強[1]

本文首先從理論上分析了什麽是社會建設與社會管理。然後分析了當前重視社會建設、社會管理的重大意義,指出正是因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結構、社會階層、社會組織、社會體製、社會局麵均發生了重大變遷,所以,我們的管理手段也必須適應此種變化,我們必須創新社會管理體製。在怎樣進行社會建設、社會管理部分,本文提出了四個重要的“抓手”:社區建設抓手、社會組織及社團組織建設抓手、單位社會責任抓手,以及老百姓個人的社會責任教育。四個抓手是可以真真實實抓到的東西,緊緊抓住這四個方麵,從而實現社會長治久安。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五位一體”的總要求,社會建設、社會管理是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麵。社會建設與社會管理關係到國家長治久安、關係到人民安居樂業,也是我國當前具有極其重大理論和現實意義的事情。那麽,究竟應該怎樣理解我國當前的社會建設與社會管理創新呢?

一、什麽是社會建設?什麽是社會管理?

“社會建設”的概念,如果從文獻溯源考察的話,最早見於孫中山先生的著作。1917年孫中山先生撰寫了《會議通則》一書,後將其更名為《民權初步》,在收入他的《建國方略》一書時將這一部分稱為“社會建設”[2]。孫中山先生認為中國社會應該有心理建設、物質建設和社會建設三大方略。那麽,什麽是孫中山先生所說的“社會建設”呢?從他的著述看,他以西方民主程序為範式,闡釋中國人在建立共和製以後,應該怎樣按照民主的程序來決定事情。著作中對於民主的程序闡述得十分詳盡。當然,孫中山先生提出的“社會建設”的概念,與我們今天講的社會建設內容不同,大體上可以歸入我們今天說到政治民主法治建設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