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紀錄片創作教程

第三節 紀錄片《海豚灣》的時態呈現

字體:16+-

2009年,一部以日本漁民殘忍捕殺海豚為題材的紀錄片《海豚灣》公映,立即引發巨大轟動。這部由美國導演路易·西霍尤斯執導的紀錄片,非常鮮明地體現了現代人類中心主義思想。後來,學界關於該片社會意義的討論頗多,這裏不再贅述。這裏主要從時態角度探討該片的敘事特征。從索緒爾的《普通語言學教程》到20世紀90年代“新敘事主義”誕生前,“時態”概念往往被研究者忽略。20世紀90年代後,出現了“新敘事主義”,“時態”在修辭中的作用漸漸被關注。縱觀該片,我們可以發現該片敘事過程始終在三種時態中進行。

一、完成時態提供空間分割

紀錄片對於過去時間的展示從不少見,而追溯曆史也並不是紀錄片才有的做法。作為一種敘事手段,影視藝術有一套展示曆史人物或事件的話語方式。科技是電影之父,而科技帶給影視藝術創作最直觀的體現在於“清晰度”,從黑白到彩色,從標清到高清。觀眾往往會形成某種刻板認知,認為更清晰的影像代表著更現代的時間,反之則代表著過去的時間。《海豚灣》在講述早於拍攝時間的事件時,使用了曆史影像資料,那些黑白的和看起來不大清晰的彩色資料的呈現,給觀眾提供了空間分割感。

該片追溯的故事通常來源於受訪者的講述和評述。法國哲學家保爾·利科把敘述情境分為兩種:被講述的世界(包括故事、神話、小說、史記等)和被評述的世界(包括戲劇對白、報告、遺囑、條約等)。[8]該片中出現了裏克講述自己與凱西的故事的情節,裏克講述凱西自殺的過程是講述過程,對IWC的不作為提出的質疑屬於評述。這兩種敘述行為沒有造成時間上的疏離,而是實現了行為時間與文本時間的零度距離。目的在於利用受訪者進行“評論”,以隱蔽的方式呈現創作者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