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巴巴須與泰勒曾經將西方紀錄片分為解說式、印象式、觀察式、自省式四個類型。21世紀初,美國學者比爾·尼可爾斯在他的專著《紀錄片導論》中,總結了紀錄片產生以來創意理念演變的曆程,將西方紀錄片劃分為六種類型。
一、詩意模式紀錄片
詩意模式紀錄片最早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影片強調視覺聯想、音律或節奏感、描述性的細節以及規範的結構。這種類型紀錄片是伴隨歐洲紀錄片先鋒派中的“城市交響樂”式紀錄片的興起而發展起來的。歐洲早期的詩意模式紀錄片如法國導演讓·維果執導的《尼斯的景象》、德國導演沃爾特·魯特曼執導的《柏林:城市交響曲》、荷蘭紀錄片大師尤裏斯·伊文思執導的《雨》《橋》等。詩意模式紀錄片舍棄了連續性剪輯的傳統和場景與場景之間明確的時空感覺,轉而探索綜合時間節奏和空間布置的關聯與形態,不強調敘事,不注重特定時空的營造,不強調連貫剪輯。相對於內容而言,這種類型的紀錄片更注重形式,以追求類似於古典詩歌中的和諧美感和交響樂中的節奏感。
作為一種現代主義色彩濃厚的紀錄片類型,詩意模式紀錄片往往運用創作者的主觀意識,將鬆散的碎片運用特定邏輯拚貼起來。例如,將城市中的生活以看似隨意而又有韻味的方式羅列在一起,產生一種具有現代主義風格的超越常規的自由美感乃至視覺與聽覺快感,至於紀錄片本身的內容與意義,全憑觀眾自己去感受和理解。“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詩意模式紀錄片已經站在了紀錄片範疇的邊緣,因為這類紀錄片突出詩意而不得不在敘事上有所犧牲。”[4]也就是說,紀錄片的敘事性在某種程度上被弱化,觀賞性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即意味著對紀錄片形式的追求已經超越了對內容和意義的追求。就創作技巧而言,這種類型紀錄片通常通篇使用旋律優美的音樂,鏡頭剪輯伴隨音樂的節奏舞動,呈現規律性變化,有時會加入少量的說明性字幕。觀眾在獲取音樂和鏡頭節奏變化帶來的美感的同時,擁有了自我詮釋和想象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