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在台灣,國樂明顯比西樂更具冒險精神,因為國樂所麵臨的生存危機比西樂更直接,在存亡之際,反坐力自然更強。采風樂坊從2006年起喊出打造“東方器樂劇場”的口號,並透過三部作品實踐,最後一部《無極》9月2日登台,此時的采風剛好滿20歲。
國樂之所以產生與劇場連姻的概念,想必是對傳統演出方法的不滿足,因為要透過舊有形式創造新的展望的可能微乎其微,更不用說開拓市場、脫離比小眾還要小眾的宿命。國樂嚐試與劇場靠攏,大陸走紅一時的“女子十二樂坊”起到一定的觸媒作用,當舞台上12個女孩不再正襟危坐,演出的曲子不再是傳統絲竹,她們的成功,為國樂開啟不容忽視的新思路。
這樣的思路,在因地製宜的過程中,難免摩擦出不同的火花,采風樂坊選擇不作“山寨版”而力求走原創路線。但問題是,“東方器樂劇場”沒有成功先例,隻有摸索。
在討論《無極》之時,有必要把前兩部曲《十麵埋伏》和《西遊記》一同歸納。
透過這些作品可觀察到,采風樂坊團長黃正銘概念中的“東方器樂劇場”是一種結合文本、音樂、肢體、舞台的表演形式。《十麵埋伏》有清晰的想法但不知如何表達,加上演員的肢體表演和演奏無法到位,功敗垂成;《西遊記》中演員能力大有進步,但要如何平衡器樂和劇場存在衝突;如今登場的《無極》,演員功夫已不可同日而語,舞台服裝設計極度用心,整體令人感動,但仍缺“東風”。
《無極》擁有極佳的戲劇題材,敘說一位英雄俠客的春、夏、秋、冬,翻開曲目解說,對應每個季節,都有幾首短詩,詩中既有故事,又有情感,更有意境,可惜如此深具感染力的文本,並沒有再現於舞台,如此一來,演員與樂器明顯沒有屬於自己的角色和個性,進而讓演員肢體間的搖擺和隊伍的移動排列,在沒有結構或故事的支撐下失去邏輯性和意義。帶著懷疑,再次翻開節目單,不見導演之名,隻見編劇、肢體導演,如此果敢的做法,想必采風樂坊是經過三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