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觀全球樂壇,目前明顯處於換血、交棒的時代,然而在這波潮流中,台灣不僅連邊都沾不到,可能連腦袋都還來不及換。
紐約愛樂宣布,他們決定聘任40歲的“紐約客”吉爾伯特(Alan Gilbert)2009年接任音樂總監,引起樂界嘩然,認為根本是破天荒,因為紐約愛樂長年以來,都是一個深信“名牌”的樂團,過去一年他們求穆蒂訪巴倫博伊姆,就是希望在馬澤爾之後,還能有個呼風喚雨的天神,帶領樂團衝衝衝!沒料到最後選出來的卻是吉爾伯特,一個知名度不高,對大部分樂迷來說隻能問“他是誰”的人。
放眼全球樂團,最近一股腦選出來的新任音樂總監,其實被問起“他是誰”的人還不少,英國伯明翰市立交響樂團選出28歲的拉脫維亞指揮尼爾森斯(Andris Nelsons),他目前是拉脫維亞國家歌劇院的首席指揮;巴黎國家歌劇院在音樂總監懸缺三年後,找來33歲的瑞士指揮喬丹(Philippe Jordan),他現在是柏林國家歌劇院的首席客席指揮;現任英國利物浦愛樂的音樂總監是31歲的俄國指揮彼川寇(Vasily Petrenko),留聲機雜誌剛頒予其年度最佳年輕藝術家稱號;35歲的俄國指揮尤洛夫斯基(Vladimir Jurowski)正統領倫敦愛樂樂團;即將接掌洛杉磯愛樂的杜達梅爾(Gustavo Dudamel)如果不是靠唱片公司、媒體炒作及指揮大師阿巴多和拉特爾站台,知名度也高不到哪裏去。
找上這群年輕小夥子,難道這些樂團、劇院不怕風險,不擔心斷送長年累積的名聲嗎?我想大部分的在位者心裏都有數,麵對指揮大師凋零、古典音樂生存不易的年代,必須展現不同的勇氣和判斷力,要在年青人中間尋找“潛力股”。
細數台麵上的指揮大師,他們過去首掌大局的時候,也是一群30歲上下的小夥子,梅塔26歲接任洛杉磯愛樂,穆蒂32歲接掌紐約愛樂,海汀克34歲成為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樂團音樂總監,這些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崛起的新秀,三四十年後已成為樂壇頂天立地的中堅分子,因此有誰敢說,杜達梅爾、尤洛夫斯基不是“潛力股”、“績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