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半世紀,國樂團汲汲追求現代化以融入西風東漸的社會,但最終仍抵擋不了被邊緣化的命運,如今,亞洲勢力抬頭,東風西漸蔚為風潮,國樂團一躍成為歐美“獵奇”的對象,台北市立國樂團的歐洲巡演,就在如此氛圍下誕生。
8天的巡演,台北市立國樂團造訪曼徹斯特、漢諾威和巴黎3個城市,在以樂交流的過程中,多數觀眾最後能以驚歎取代最初的獵奇心理,重要原因在於,台北市立國樂團安排的曲目並非以“討喜”為出發點,而是要讓歐洲觀眾聽見不一樣的聲音。
在巴黎著名的夏特雷劇院,台北市立國樂團歐巡指揮同時也是樂團團長和作曲家的鍾耀光,在休息室裏準備登台。夏特雷劇院今年慶祝成立150周年,在音樂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0世紀初由俄國藝術經理人傑吉列夫創立的俄羅斯芭蕾舞團,在此演出過眾多作品,包括1911年首席舞星尼金斯基首演的斯特拉文斯基《彼得洛西卡》及1917年由薩蒂作曲、畢加索設計舞台的《遊行》等。
麵對偉大曆史在前,鍾耀光特別點出,《彼得洛西卡》雖具現代感,更具民族性,斯特拉文斯基在創作時並沒有忘卻自己的根,而這樣的精神與台北市立國樂團不謀而合,“像是這次演出的譚盾、趙季平或是我的作品,不都是這樣嗎?”
譚盾的《西北組曲》、趙季平的《古槐尋根》,鍾耀光寫給此行獨奏家、英國知名打擊樂家葛蘭妮的《打擊樂協奏曲》,的確都努力寫出屬於土地的聲音。麵對西方強勢的古典音樂世界,這些受過嚴格西方作曲技法訓練的作曲家,非常明白,隻有大膽發出自己的聲音,才不會被貝多芬、馬勒的音樂所淹沒,因為不同才會彰顯價值。
對於歐洲巡演,團員的感受中不僅有異地演出的興奮,更有一種有感而發的欣慰,台北市立國樂團二胡團員王銘裕回想,他從小一直熱愛拉奏二胡,但是學習中國民樂這件事,在他身處的時代,好像是很丟臉的事,因此他們一同學習中國民樂器的小孩,總會把樂器包得讓外人看不出來,如今拿著民樂器,站上世界的舞台,而台下的觀眾又抱以如此熱烈的掌聲,感覺到一種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