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及時行樂:音樂生態綜觀解讀

回眸NSO曆任音樂總監

字體:16+-

台北愛樂樂團(NSO)走過四分之一世紀,期間名稱曆經多次更改,演出的場次也從最初的每年9場增加到平均每年80場,地位更從地方團體躍升成為亞洲一流樂團,NSO 25年來的轉變反映大環境的更迭,在蛻變成長的過程中,曆屆常任指揮(音樂總監)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為台灣交響樂團史烙下跨時代的印記。

1986年10月25日,在首任常任指揮艾科卡(Gerard Akoka)的率領下,樂團在台北中山紀念館舉行首場音樂會。當時的台灣經濟快速起飛,被譽為“亞洲四小龍”,聯合實驗樂團的成立,承載著與國際接軌的期許,也象征經濟發達的台灣渴望文化實力進一步提升。法籍的艾科卡在樂壇略有名聲,對於草創時期的樂團具有引領作用,在他3年的任期中,形塑出職業樂團雛型。

繼任的瑞士指揮史耐德(Urs Schneider)在位甚短隻有2年,期間幾場音樂會值得一提,1991年8月呂紹嘉首次指揮樂團,1992年6月樂團與加拿大國家芭蕾舞團演出7場。艾科卡與史耐德,常任指揮的身份對於樂團的定位和方向,決定權有限,他們的職能大多集中在個人場次的曲目安排、樂團訓練和對少部分客席指揮、獨奏家的邀請,當時樂團雖有樂季之名,但在規劃上尚無樂季之實,在史耐德卸任後,樂團以邀約客席指揮的方式運行,直到1994年音樂總監設立。

1994年實驗樂團結束“實驗”狀態,同年9月引進音樂總監製度,許常惠就任首位音樂總監。西方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多為指揮專業,許常惠以作曲家身份出任,導致樂季全麵聘請客席指揮撐場,如此模式的音樂總監製度,自然引發爭論。

1995年初樂團進行新任音樂總監遴選,選出張大勝為音樂總監、卡拉揚指揮大賽首獎得主伯恩斯坦(Ronald Braunstein)為常任指揮。在西方樂團數百年曆史中,“音樂總監”與“常任指揮”多屬同義詞,均為樂團藝術上的領導者,角色相當。此時樂團卻兼納二者,出現雙頭馬車的怪象,後伯恩斯坦改以首席客座指揮聘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