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莫言”
2012年10月9日,也就是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前兩天,關於他可能獲獎的消息已經炒得很熱,我在接受一家報紙的采訪的時候,曾回答他們說,“假如不考慮意識形態的因素,而真正考慮文學的因素”,假如評委們“在堅持人文主義普世價值標準的同時,也對我們的民族文化有一定理解的話,那麽我認為此獎最應該授予的就是莫言。”果然,兩天後消息公布,莫言終於如願折桂,一時間國人欣喜若狂。
中國人自然有理由高興,因為按照某些邏輯,甚至按照某些常理,中國作家要得這個獎是不會順利的,然而在莫言這裏卻是出乎意料地順,在他57歲還如日中天的時候,讓他拿到了這個讓全世界的作家夢寐以求、讓全世界的讀者翹首矚目的獎,確乎不易。而為了這個獎等到耄耋之年,甚至終生錯過的作家在全世界絕非個例,更何況,在中國作家頭上,還罩著另外的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因素。這些年,我們所聽到的對中國文學與中國作家的批評聲音實在是太多了。這些批評有的當然是對的,但有的則是想當然的求全責備。因為在某些人那裏,他們對於作家和文本的批評從來都不是出於悉心和認真的閱讀,而是出於想當然的厭惡—在他們看來,中國什麽都壞,文化是粗鄙的,道德是低下的,文學是浮躁的,作家是缺少教養的……自然創作就好不到哪裏。不止國內的某些批評家,國外的學者也湊熱鬧,如德國的漢學教授顧彬,即在很多場合說到“中國當代文學是垃圾”,“莫言餘華的小說在德國是通俗文學”,雲雲。可謂裏應外合,湊成了一個互相呼應、很有陣勢的合聲。
這些批評當然也是有理由的,沒有哪個國家和哪個時代的文學是沒有問題的,特別是在近代以來,文學變成了同商業和政治密切合謀的東西之後,文學的泡沫化與市場化變成了常態,這自然是人們詬病它的一個基本原因。但是即便如此,我們也應該看到,低劣的東西從來也沒有真正妨礙和淹沒一個時代最珍貴的東西,人們仍然能夠從大量的泡沫中找到黃金,從形象與故事中找到人文主義的精神和靈魂。莫言的小說就是這樣的作品—盡管從風格上他並非適合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