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湖南地理

第七節 常德市

字體:16+-

常德市位於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岸,與湖北、四川、重慶、貴州四個省市相鄰,距長沙150km,距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180km,是湘西北的中心城市、交通樞紐和綜合性工業基地。轄武陵、鼎城2區,津市市和漢壽、桃源、石門、澧縣、臨澧、安鄉6縣。

土地麵積18190km2,2012年全市常住人口576.0×104,其中城鎮人口247.39×104,農業人口328.61×104。常德現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並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常德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部有“湖南屋脊”之稱的壺瓶山,東南部是地肥水美的西洞庭湖平原,中部過渡地段為丘陵。沅江和澧水流經常德。常德地貌大體構成是“三分丘崗、兩分半山、四分半平原和水麵”。壺瓶山主峰海拔2099m,因其基本未受到第四紀冰川的侵襲,原始森林茂密,森林覆蓋率達94%,有原始次森林2667hm2,是我國中亞熱帶重要的“森林資源基因庫”,保存有珙桐、石門鵝耳櫪、長果安息香等珍稀瀕危植物34種。

已探明礦藏145種,其中雄黃儲量亞洲第一,金剛石、石煤、芒硝儲量為全國之首,磷礦、石膏礦、膨潤土等蘊藏量和產量均居全省前列。

常德市屬於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向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過渡的地帶。氣候溫暖,四季分明,熱量豐富,雨量豐沛,春溫多變,夏季酷熱,秋雨寒秋,冬季嚴寒。常德市年平均氣溫16.7℃,年降水量1200~1900mm,無霜期272d,適宜水稻、棉花、油料作物生長。

常德曆史文化悠久。澧縣城頭山遺址表明,距今9000年前,常德開始進入新石器時代,這時的原始人已掌握了石器磨製和陶器製作技術。距今7000多年的石門皂市下層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早期文化的代表之一。常德城始建於戰國時代。常德古稱武州、朗州、鼎州、武陵,曾是七朝郡治、七朝軍府、七代藩封之地,轄區遠及湘西北、鄂西南、黔東北、桂東北,素有“西楚唇齒、黔川咽喉”之稱,是湘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公元前277年蜀守張若“伐取巫郡及江南”,在今武陵區城東建築城池,設黔中郡。常德名人輩出,現代著名者如宋教仁、蔣翊武、林伯渠、丁玲、翦伯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