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湖南地理

第八節 衡陽市

字體:16+-

衡陽市位於湖南省中南部,因居衡山之南而得名。相傳“北雁南飛,至此歇翅停回”,故又稱“雁城”,素有“寰中佳麗”之美譽。衡陽是國家曆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湖湘文化重要的發源地和國家老工業基地。

現轄南嶽、珠暉、雁峰、石鼓、蒸湘5區,常寧、耒陽2市,衡南、衡陽、衡山、衡東、祁東5縣。土地麵積15310 km2,2012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19.83×104,其中城鎮人口344.77×104,鄉村人口375.06×104。衡陽市區麵積608km2,中心城區麵積123.68km2,建成區麵積114km2。

衡陽地勢南高北低,大體上呈盆地形。衡山山脈較高,主峰祝融峰海拔1 300m,但湘江河穀海拔大多在100m以下。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水熱充足,但夏秋時節經常出現幹旱。

衡陽市的大宗礦產有鉛、鋅、煤炭、岩鹽、高嶺土、螢石、重晶石等。鉛、鋅開采曆史悠久,高嶺土以質地優良而著稱。

湘江流經市境226km,其一級支流有舂陵水、蒸水、耒水、洣水。衡陽曆史悠久,戰國時期已有一定規模,隋開皇九年(589)設衡州府。此後,先後設立郡、州、路、府、道等行政建製。衡陽人傑地靈,英才輩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東漢時期,耒陽人蔡倫發明造紙術,成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宋太宗至道三年(997),衡陽人李士真創建石鼓書院,成為全國四大書院之一。明末清初,衡陽人王夫之(號船山)成為一代理學宗師,開創湖湘文化的先河。1942年設衡陽市,1980年升格為地級市。

石鼓書院

圖4-8 石鼓書院

石鼓書院(圖4-8)始建於唐元和五年(810),時衡州名士李寬在石鼓山尋真觀旁結廬讀書。宋至道三年(997),李士真拓展其院,作為衡州講學之所。景祐二年(1035),朝廷賜額“石鼓書院”,與睢陽、白鹿洞、嶽麓書院並稱全國四大書院。經唐、宋、元、明、清各朝,書院屢經擴建修葺,韓愈、周敦頤、朱熹、範成大、辛棄疾、文天祥、徐霞客、王夫之等接踵而至,或講學授徒,或賦詩作記,或題壁刻碑,或尋幽覽勝。石鼓書院東濱湘江,依山而建,景色秀美,氣勢磅礴,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