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後馬克思主義在法國產生的理論背景和曆史氛圍
雖然後馬克思主義的事業在英美比較興隆,湧現出自己的“旗手”拉克勞和墨菲,但真正說來,後馬克思主義的故鄉並不在英美,而是在法國。法國何以是後馬克思主義的故鄉呢?我們認為,後馬克思主義產生的背景須從兩個方麵的因素去考慮:一是從後現代主義思潮的後期發展去考慮;二是從晚期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去考慮。
我們知道,“後現代”這個概念早在19世紀中後期就已產生,直至20世紀40年代,“後現代”都是作為文學藝術和美學的評論用語。但到20世紀50年代,這個概念開始登上人文科學的其他學科。最早在其他人文學科上使用這個概念的是美國的文化曆史學家勃納德·盧森堡,他在他的《大眾文化》(1957)一書的序言中,使用了“後現代”這個概念來描述大眾社會中的新生活狀況。他說:“隨著湯因比的西方颶風席卷了全球,引起了整個世界的迅速城市化和工業化……被商品所包圍的後現代人,本身也變成了整個文化過程中的一個可以被互相置換的部件。”[1]在同一年,經濟學家彼得·德魯克出版了《明天的裏程碑》(1957)一書,副標題用的就是“關於新的後現代世界的報告”。直到1960年之前,“後現代”這個概念已經進入社會學或哲學甚至是馬克思主義領域。例如,一個名叫C.賴特·米爾斯的美國作家在《社會學的想象力》(1959)一書中說:“現代時期正在被一個後現代時期所取代。”他宣布:許多過去的期待與想象,以及思想和情感的通用範疇已不再適用。尤其是,馬克思主義和自由主義已不再令人信服。
到1961年,“後現代”概念已經深入人心,以至休斯頓·史密斯認為,朝向後現代概念的轉變已經極大地影響了當代科學、哲學、神學和藝術。他認為西方思想已經發生了巨變,從而把“後現代精神”從後台推向了前台。60年代初,就有較為係統、較為詳細地介紹後現代時期觀點的著作出現了,其中英國曆史學家G.巴勒克拉夫的《當代曆史學導論》最為著名,他在書中建議用“後現代”一詞來描述這個繼現代曆史而來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