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隨著通信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以跨國公司為載體的經濟全球化使各民族國家之間在政治、文化、科技上的聯係和交往迅速增強,全球化的時代凸顯,伴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國際政治風雲也變幻莫測。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在1987年1月的會議上,指出蘇聯社會主義的困境在於蘇共“關於社會主義的理論,在許多方麵停在30年代至40年代的水平上”,改革的目標就是建設“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此後,蘇聯興起了一股“曆史反思”的熱潮,到了90年代初,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威信掃地,整個蘇聯共產黨、社會主義製度的選擇以及馬列主義都受到了普遍的懷疑和否定。1991年6月,以蘇共反對派急先鋒著名的葉利欽當選首任俄羅斯聯邦總統,8月19日蘇共被解散,同年12月26日,蘇聯宣告解體。[1]蘇聯的解體使社會主義遭受重創,蘇東劇變後,由共產黨執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由15個減少為5個。20世紀80年代,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土麵積占世界陸地麵積的1/4,蘇東劇變後,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土麵積占世界陸地麵積不到10%。蘇東劇變也使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陷入低穀,許多西方發達國家的共產黨或自行解散,或改為社會民主黨,或嚴重減員。馬克思主義在學術界似乎也在一夜之間變成冷門話題,昔日趨之若鶩的學者也欲避之而唯恐不及,原先號稱是馬克思主義的信奉者也紛紛遠離馬克思主義,出版商不再出版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著作,不少人宣稱“馬克思主義已經死亡”。弗郎西斯·福山在90年代初出版了《曆史的終結和最後的人》的著作,歡呼自由資本主義製度的勝利,他在書中宣稱:曆史的終結行將來臨,未來將是自由市場經濟和議會民主政體全球化的時代。
馬克思主義在沉寂了一段時間之後,西方學術界開始重新考察社會主義和作為其綱領基礎的馬克思主義在這種全球化語境中的位置和命運。這種思考使蘇東劇變後的馬克思主義也並沒有像西方資產階級學者所說的那樣趨於消失,反而某些範圍內引起了人們更大的興趣,盡管這種興趣純屬學術現象。1993年4月,加利福尼亞大學舉辦了一次大型的國際討論會,大會的議題就是:在國際觀點的全球危機中,馬克思主義往何處去?與會代表有來自中國、俄羅斯、美國、波蘭、羅馬尼亞、墨西哥、德國、法國等地的著名思想家。[2]一直和馬克思主義刻意保持距離的解構主義的思想大師德裏達在這次會議上出乎預料地作了一個題為“馬克思的幽靈們——債務國家、哀悼活動和新國際”的專題發言,呼籲“不能沒有馬克思,沒有馬克思,沒有對馬克思的記憶,沒有馬克思的遺產,也就沒有將來;無論如何得有某個馬克思,得有他的才華,至少得有他的某種精神”。[3]麵對右翼人士肆意攻擊馬克思主義,德裏達對馬克思主義進行了一係列的辯護,這些就構成了他的後馬克思主義觀。具體而言主要有以下幾方麵:①解構所從事的批判唯心論的工作,與馬克思文本之間的批判精神有間接的聯係。但馬克思文本要經過解構性闡釋,其批判精神才能應用。因為從黑格爾到馬克思,在辯證法、差異和矛盾問題上有著直接和間接關係,但關鍵的工作沒有完成,而解構可以完成這些未完成的領域,即涉及哲學秩序、符號學、語言學、心理分析等領域。②在對待形而上學、唯心主義的問題上,解構主義者認為自己的立場是與馬克思的立場相一致的。馬克思的一生都以“武器的批判”來對待形而上學和唯心主義,而解構學派也表示讚同馬克思的批判態度,表示對西方所長期形成的“邏各斯中心主義”深惡痛絕,因而需要著力批判。③認為馬克思思想已經構成人類知識寶庫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全人類共同的遺產。今天即使從未讀過馬克思主義著作或不知道馬克思姓名的人,甚至那些反共產主義或反馬克思主義者,不論他們承認與否,都自覺或不自覺地是馬克思遺產的繼承人。不繼承馬克思的遺產,也就不能真正繼承莎士比亞、聖經以及諸如此類的遺產。④認為馬克思主義中“實踐”概念的重要意義。認為為了定義文字、書寫物、延異、文本等,要堅持實踐的價值,解構所做的工作就像馬克思用“實踐”的概念對舊哲學和意識形態所做的批判一樣,對意識形態進行“消解”,以重估廣義文本,確定現實的社會關係的概念的新定義。⑤讚同馬克思對資本主義所作的批判,猛烈揭露資本主義的膿瘡。德裏達在《馬克思的幽靈》這部著作中,認為當今資本主義的“新秩序”和馬克思生前一樣千瘡百孔,目前至少有十個無法愈合的傷口:失業、公民的政治生活邊緣化、各國無情的經濟戰、自由貿易的準則矛盾百出、發展中國家外債日益加重、軍火交易日益增加、核擴散已失去控製、種族戰爭不斷蔓延、黑社會勢力不斷擴大、軍事和經濟強國無視國際法和國際機構推行強權政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