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馬克思主義”衰落
20世紀70年代資本主義國家相繼告別了戰後經濟發展的“黃金時代”,陷入滯漲時期,石油危機加劇世界經濟的衰退,通貨膨脹和失業率居高不下,工人罷工此起彼伏。西方國家逐漸放棄了凱恩斯—福特主義的政策,開始大幅度地削減衛生、教育和其他社會公共服務方麵的支出,70年代末80年代初,英美新保守主義上台執政,對英國和美國來說,80年代是“撒切爾時代”和“裏根時代”,奉行自由市場經濟的撒切爾夫人啟動的新自由主義改革,使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席卷了整個西方世界。裏根一方麵實行“不幹涉主義”的經濟政策;另一方麵則對共產主義進行大肆攻擊。西方的左翼思想和左翼運動的政治空間不斷受到擠壓,失去了五六十年代的批判鋒芒。1985年3月英國煤礦工人總工會執行委員會結束了長達一年的罷工,多數媒體認為20世紀70年代以來,那種以為強大的工會勢力足以顛覆政府的現象終於成為過去。[1]
資本主義國家社會政治形勢的變化,使馬克思主義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政治實踐上都經曆著一場深刻的危機,一個明顯傾向是“西方馬克思主義”的衰落。自“五月風暴”之後,西方的新左派以及傳統“西方馬克思主義”陣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方麵是隨著“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德拉·沃爾佩、阿多爾諾、哥德曼、盧卡奇、霍克海默、布洛赫、馬爾庫塞、薩特、阿爾都塞的相繼謝世,“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影響趨於削弱;另一方麵,“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中隱含著內在的邏輯矛盾,導致其理論的瓦解,如20世紀60年代末影響最大的結構主義的馬克思主義阿爾都塞學派,忽視曆史,並傾向於把社會消解為話語,催生了後結構主義和後現代主義,並最終導致了阿爾都塞學派的解體和分化,一些馬克思主義者紛紛轉向或是擁抱新自由主義、激進民主主義,或是從馬克思主義退出,轉向後結構主義。佩裏·安德森認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曆程的下限大體上可以劃到70年代中期為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