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性是後馬克思主義辯證法觀中的核心範疇,德裏達、拉克勞、墨菲、齊澤克等人都強調和誇大偶然性的地位與作用,以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曆史決定論,對其偶然性邏輯的揭示有利於把握其辯證法觀的思想實質。
對偶然性或非決定性的強調是德裏達的解構主義方法的基本意圖,並深刻影響了其他後馬克思主義者,如拉克勞和墨菲明確指出:“後結構主義是一個我們在其中發現了主要理論思考源泉的領域,而且在後結構主義之內,對於我們闡明領導權來說,解構和拉康的理論是決定性的工具。在解構那裏,非決定性概念一直是至關重要的。正如德裏達著作之中所表明的,非決定性滲透到先前一直被視為由結構決定控製的領域,人們可以把領導權看成是包括在非決定性領域的決定性。更深層麵的偶然性所需要的領導權,是偶然的連接,這個偶然的連接是再激活的因素的另一種言說方式,它所意味的不過是重新找回政治機構的行動,這種政治行動不是在別的地方,而是在自身之中發現了自己的源泉和動機。出於相關的理由,拉康的理論為闡明領導權的理論提供了決定性的工具。”[1]德裏達的解構方法針對的是一切源於“邏各斯中心主義”和“語音中心主義”的封閉結構,即認為在文學、語言學、哲學、政治學、法律、教育等一切文化領域中存在著由各要素之間固定的、本質的關係構成的整體結構的觀念。它要解放被傳統觀念和封閉結構壓抑和掩蓋的意義,在差異中激活它們的生成性和創造性,使其超越固有結構的界限,處於永遠延宕的變化生成之中,如德裏達強調的:“我並不認為解構有某種終極目的。從某種角度說它是無限定的,無止境的,它也不是相對主義,它在每一個不同的上下文脈絡中移動或轉型,但它沒有終極目的。”[2]因此解構主義不承認先天的本質、必然的規律、終極的目的,認為這些都是基於傳統形而上學的邏輯設定而產生的先驗幻象,真實存在的隻是當下活生生的體驗。解構是相對於傳統觀念而言的,而封閉的結構與界限被解構和摧毀的過程也是事物原本麵目顯現和新的意義生成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