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後馬克思主義:解構還是僭越?

第七章 後馬克思主義民主觀

字體:16+-

20世紀60年代,西方發達國家逐漸形成一股以女權運動、環保運動、社群運動等邊緣群體為主的“新社會運動”。這股新社會運動對現代社會結構、社會實踐、文化以及思維模式提出了挑戰,盡管它們關注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但在政治上,均批評現代西方民主對邊緣群體政治權利的忽視,要求為其爭取更多的平等參與權,並為此構建了一種極端的新型民主理論。這就是被稱做當代西方民主理論發展新階段的後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

後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是基於晚期資本主義社會的現實,汲取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精神,借助解構主義方法,在後現代主義的思維方式下展開的對晚期資本主義的政治批判。它試圖構建一種用民主和多元的觀念替代階級觀念的社會主義規劃。總的來說,這種民主理論“並不是關於政治體製的陳述,它是以建基於‘開放性’與接合之上的新聯合想象來取代在經濟、政治和身份之間建立的陳舊的馬克思主義的聯合想象的一種嚐試,這種嚐試建立在公民權、多種多樣的壓迫形式、權力及抵抗這些觀念之上”,[1]是一種相當複雜的社會政治理論綜合體,包含了各種不同的民主主張。其具體表現形態主要有以下三類。

一是以福柯、德裏達、拉克勞和墨菲為代表的政治民主理論,尤其是拉克勞和墨菲最為典型。他們致力於馬克思主義政治理論研究,在《領導權與社會主義的策略》《民主的多重維度》《我們時代革命的新反思》《政治的回歸》《民主的悖論》《論政治》等一係列著作中,提出了“激進多元民主理論”。他們主張在不放棄自由民主意識形態的前提下,在激進和多元的民主方向上,通過“徹底化和深化民主革命”通向社會主義。他們把激進多元民主概括為“競爭性民主模式”。該模式被稱為是在占主導地位的“集合式民主”和“商議式民主”之外的第三種民主模式。其核心內容可概括為:敵對的維度在社會中既可以表現為真正的敵對關係——可能導致政治聯合體的毀滅,也可以表現為競爭或對手的關係(友好的敵人)——存在共同支撐政治聯合體的“矛盾性共識”。民主政治的真正任務不在於達成共識,而是把政治中不可根除的對抗轉換為競爭。在不同主體之間的競爭中擴大和深化自由民主的原則,消除資本主義的剝削和壓迫,從而在不推翻資本主義製度的前提下,實現社會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