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何為後馬克思主義?國內外學術界對這一問題的理解頗有爭議。中國學界對“後馬克思主義”的研究起步較晚,根據學者張亮在《國內近期“後馬克思主義”研究簡評》[1]一文所說,中國學界“後馬克思主義”研究的興起始於20世紀初,曾枝盛教授是國內學界較早開始研究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思潮的學者之一,他提出對後馬克思主義作廣義和狹義的區分,在中國學術界已基本形成共識。但如何理解廣義和狹義的後馬克思主義存在著不同觀點的論爭。曾枝盛認為,廣義的“後馬克思主義”猶如英國學者麥克萊倫所說的“馬克思之後的馬克思主義”。由於這隻是一種時間界劃,似乎並沒有實質性意義,狹義的“後馬克思主義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特別是1973年貝爾《後工業社會的來臨》發表之後出現的、尤以“後現代主義”為主導精神的馬克思主義思潮,包括以德裏達為代表的“解構主義的後馬克思主義”;以詹姆遜為代表的“文化批判的後馬克思主義”;以哈貝馬斯和利科爾為代表的“後解釋學的馬克思主義”;以拉克勞和墨菲為代表的“激進民主派的後馬克思主義”。[2]孔明安認為廣義的“後馬克思主義”是建立在西方後結構主義或解構哲學基礎之上,對馬克思主義進行分析批判和研究的最新的西方哲學社會思潮,這一思潮包括德裏達、福柯、鮑德裏亞和利奧塔等[3]。而狹義的“後馬克思主義”指的就是由拉克勞和墨菲二人在20世紀80年代的新形勢下所開創的左翼激進理論及其延伸。胡大平認為廣義的“後馬克思主義”除了德裏達、福柯、鮑德裏亞和利奧塔等人以外,還應該包括被西方學界視為“後馬克思主義”早期代表的英國學者辛德斯、赫斯特、卡斯特以及拉克勞、墨菲之後的齊澤克[4]。周凡從概念譜係的視角對“後馬克思主義”術語的使用方式進行了一次翔實的學術史梳理,從20世紀50年代的波蘭尼到60年代的麥格弗森、70年代初期的貝爾和後期的柯拉科夫斯基,到80年代的圖雷納等不同學者,不同曆史語境下的“後馬克思主義”的考辨,闡明因拉克勞和墨菲而著稱的“後馬克思主義”具有自己的經驗史和意義的曆史差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