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和諧之詩:樂遊法蘭西

東方概念好萊塢內核的《西遊記》

字體:16+-

雖然導演陳士錚曾成功執導了多部歌劇,但這次的《西遊記》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歌劇,甚至極難給它下一個定義。故事還是美猴王,音樂是徹頭徹尾的流行搖滾,武打動作是正宗的中國風,舞美服裝設計仿佛是流行漫畫,骨子裏飄出的是好萊塢的味道。

《西遊記》是由英國曼徹斯特國際藝術節、巴黎夏特萊劇院和德國柏林菩提樹下國家歌劇院三家共同委約創作的。音樂部分由“街頭霸王”的核心人物阿爾巴恩(Damon Albarn)完成,視覺動畫以及服裝設計均出自漫畫家休賴特(Jamie Hewlett)之手。令人眼花繚亂的中國雜技和武術表演在西方人眼裏永遠是東方的象征、不可思議的魔術。然而遺憾的是,在主辦方的宣傳材料裏,並沒有任何中國演員或團體的名字,隻標出了陳士錚等人。這是非常不尋常的狀況:通常在演出季的宣傳冊裏,主要角色的名字都必須登出。倘若尚未確定,也必須標出待定字樣。而在西方表演藝術領域,知識產權和附屬產權保護相當完善,主要演員的藝術創造所能享受的知識產權和附屬產權保護和沒有登出名字的群體演員迥異。這不禁讓人想到國外先前許多有關廉價中國表演藝術團體的報道,不知那些從五歲就開始練童子功的雜技演員們最後分到了幾杯羹?據我私下詢問此製作的核心高層,得到的答案是“我們完全按照法國法律,且肯定比他們在中國掙得多!但按照中國合作方的要求,一攬子把總數交給中國劇團”。由此可見,中國在表演藝術領域知識產權方麵與西方的差距,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過程仍有大量功課要做。

《西遊記》某種程度上代表了歌劇界的深刻危機。放眼望去歌劇界幾乎被戲劇導演把持,視覺衝擊早已經成為主流。和過去的歌劇相比,當代的歌劇越發成為“綜合藝術”—除了樂譜沒有變化,別的早已經麵目全非、被現代藝術瘋狂占領。《西遊記》這樣一部原創作品終於徹底革了歌劇的命,用虛擬樂隊的街頭搖滾配上一點中國樂器元素並用中文演唱。舞台上的一切都有點像帶入了東方元素的百老匯雜耍音樂劇,群舞的某些時刻甚至還很像五年或十年前的春節晚會,麵對這樣的瞬間,我仿佛覺得國內網絡媒體和民眾輿論對春節晚會的一切抱怨和不滿其實都很輕:現在春節晚會舞蹈類節目其實還是能看出美感的。對於《西遊記》究竟算不算“歌劇”這個問題,夏特萊官方認為“是”—的確,誰說搖滾的不能算歌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