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和諧之詩:樂遊法蘭西

喜歌劇之爭

字體:16+-

所謂的“喜歌劇之爭”(La querelle des Bouffons,也叫La guerre des Coins),是一段發生在1752年到1754年間的筆仗和口水戰。回顧這段往事,不僅有助於我們融會貫通18世紀的歌劇史,還對當今我們國家的歌劇發展事業有著重要的啟示:因為喜歌劇之爭的核心問題,在堅持歌劇的民族化道路,以及如何對待意大利歌劇對民族歌劇的影響;喜歌劇之爭的更深層次問題是,在文化競爭的世界地圖上,民族文化和國家性格之定位。故而在今天,喜歌劇之爭不應該僅僅被我們當作一段過去的故事。

到了18世紀中葉,整個歐洲的歌劇舞台都被意大利歌劇所占領—隻有一個例外,那就是法國的歌劇舞台。涇渭分明的兩派人士互不相讓,兩方都有自己的理論和實踐依據。一方是團結在拉莫身後的法國“本土派”,主張堅守呂利開創的法國“音樂悲劇”傳統;而另一方則是團結在讓-雅克·盧梭身邊的“洋務派”,他們主張借鑒意大利歌劇來改造法國本土歌劇。矛盾到了1752年正式浮出水麵。當時有一個意大利劇團到巴黎巡演,在歌劇院演了不少喜歌劇,包括佩戈萊西的喜歌劇《女仆作主婦》(La serva padrona)。這出戲早在1746年就曾在巴黎上演過,但是沒有像這次一樣引起轟動效應,因為這次演出不是在別處,而是在鼎鼎大名的歌劇院,這裏極少上演搞笑娛樂的喜歌劇。這個轟動效應就好比今天流行音樂在國家大劇院連演50天一樣,讓許多人無法接受。需要指出的是,18世紀時意大利歌劇已經有了長足發展,歌劇大致說來能分為正歌劇和喜歌劇,正歌劇是傳統的嚴肅題材,而喜歌劇則插科打諢,以逗樂觀眾為能事,當然老百姓也喜聞樂見。1752年佩戈萊西的這部《女仆作主婦》取得了巨大成功,一票難求,街頭巷尾都在議論這部歌劇。人們基本分為兩派,厭惡它的認為它敗壞了歌劇的品位,降低了歌劇院的水準,而讚成的則對這種意大利喜歌劇推崇備至。偉大的思想家讓-雅克·盧梭在這場鬥爭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他在1753年發表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力讚意大利喜歌劇,尤其是這部《女仆作主婦》在藝術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認為無論是歌唱藝術還是旋律的統一性,無論是對話還是品位,都趨於完美。他同時還指責法國音樂家無法理解這種美。他對法國音樂的批判在今天看來似乎過於嚴厲,他寫道:“我相信法國音樂中既沒有節奏也沒有旋律,因為這種語言無法做到;法國式的歌唱不過是持續的鬼哭狼嚎,讓所有人難以忍受;和聲極其粗野,沒有表現力,隻能讓人感受到其業餘;法式詠歎調並不能稱之為詠歎調;法式的宣敘調也不能稱之為宣敘調。一言以蔽之,我認為法國人沒有音樂,也不會有音樂;或者說假如他們有,活該他們倒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