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和諧之詩:樂遊法蘭西

巴洛克歌劇《聖·阿萊西》

字體:16+-

十一月巴黎歌劇舞台的中心詞是巴洛克。巴黎歌劇院在加尼埃宮重演亨德爾的《阿爾辛娜》(Alcina),依舊是1999年羅伯特·卡爾森(Robert Carsen)的現代派製作。然而相比之下,香榭麗舍劇院上演的《聖·阿萊西》更激動人心。原因有三:首先斯泰法諾·蘭迪(Stefano Landi)的這部巴洛克歌劇上演的機會微乎其微;第二導演本傑明·拉紮爾(Benjamin Lazar)是一名巴洛克舞台學者,對巴洛克肢體語言及其與音樂的配合有深入的研究;第三便是音樂方麵,威廉·克裏斯蒂調動了九名假聲男高音(counter-tenor)參演這部歌劇製作,其中更有如日中天的菲利普·雅盧斯基(Philippe Jaroussky)。

《聖·阿萊西》創作於1632年。此前的歌劇大多是神話傳說題材,而《聖·阿萊西》則首次采用確切存在過的史實和事跡。聖人阿萊西是公元4世紀的羅馬貴族子弟,婚禮之夜離家出走,到耶路撒冷朝聖並獻身給神。其後返回羅馬,隱居在其父的宅邸,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就是17年前離家出走的那個人,死前才揭示出真相。

這次上演的《聖·阿萊西》無疑是一次重要事件,其意義和價值在於重新創造了這部歌劇,並在嚴謹研究的基礎上,盡可能尊重曆史原貌。對21世紀的觀眾而言,這是一次絕妙的審美體驗,巡演各地票房告罄、觀眾如潮一般的掌聲和歡呼證明了這一點。導演拉紮爾功不可沒,整個舞台的裝飾和布置都依據1632年羅馬首演時留下的素描重新創作還原,舞台全部用燭光照亮,一方麵尊重曆史演出的麵貌,另一方麵也營造出獨特的油畫效果,讓人想起許多宗教題材繪畫的色調。除本傑明·拉紮爾外,編舞弗朗索瓦絲·德紐(Fran?oise Denieu)也是巴洛克肢體語言的專家。她精通巴洛克舞蹈,第二幕及第三幕結束時的舞蹈編排和劇情緊密相扣,典雅高貴又如行雲流水。歌手們在舞台上演唱時,肢體語言也非常巴洛克,身體的和諧、手臂的擺位和動作、腳步的移動都極賞心悅目。舞台服裝也一反當前流行的現代派,不再是男人西裝、女人絲襪高跟鞋,而是回歸了曆史本真。裙子的形狀、衣服下擺的長度、鞋的樣式、袖子的形狀,身體、胳膊、頭頸和腳的姿勢,都極符合舞台上人物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