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作品我們至今仍然覺得比較模糊,甚至初接觸歌劇的朋友還會一頭霧水,這算歌劇嗎?還是應該算清唱劇?二者之間的界限是什麽?這種界限是可以打破的嗎?亨德爾的歌劇尤其如此。但和亨德爾同時代的別的作品也有這樣的傾向。比如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受難曲就曾被搬上舞台,亨德爾本人的《彌賽亞》也被搬上舞台,而且紅得一塌糊塗。固然這些美妙的音樂本身包含了強烈的戲劇性,但不由引發人們思考,歌劇的界限在哪裏?同時,如今歌劇也越來越多地以音樂會的形式呈現,即所謂“音樂會版歌劇”,沒有布景和華麗的戲服,樂隊也在台上演出。那麽清唱劇的界限又在哪裏?
今天,如果舞台上呈現出一部亨德爾的清唱劇,不管是《塞美樂》(Sémélé)還是《伯沙撒王》(Belshazzar),都不會太讓人驚訝,因為我們已經習以為常。它們和歌劇沒有區別,亨德爾當年創作清唱劇就是因為歌劇太賠本了,而且碰到宗教節日就禁演,所以要做“音樂會版”的清唱劇。亨德爾的這些清唱劇其實戲劇性都非常強,包括《彌賽亞》在內,劇本作者都是寫《彌賽亞》劇本的那位查爾斯·詹尼斯(Charles Jennens)。清唱劇唯一的問題,就是大多是簡單的宣敘調,缺乏對白對劇情的推進,不過現代的導演神通廣大,用別的元素來補充也未嚐不可。不管是肢體語言還是對舞台的靈活調度,都能彌補清唱劇舞台製作的先天缺陷。
合唱團則是另外一個異數,亨德爾的清唱劇,將英國的合唱傳統體現得淋漓盡致,作曲家為不同的段落,不同的人群、族裔都譜寫了栩栩如生的合唱段落,可謂比歌劇更加精彩,許多戲劇性的場景都能被合唱表現出來,比如聖經故事中的幼發拉底河幹涸、國王飲酒尋歡場景、預言家宣告神旨、以色列人被解放,等等。超過250年的沉寂更加顯示出亨德爾清唱劇的偉大:現今的觀眾脫離了過去宗教和政治不分家的時代,能夠以獨立的角度審視《舊約》中的各個傳奇故事,看待一個王朝的興衰成敗;當年教會禁止特定時期舞台上演娛樂作品,從而部分催生了清唱劇這個擦邊球體裁,而今天教會的陳腐勢力不複存在,亨德爾的偉大戲劇終能搬上舞台,這未嚐不是亨德爾的幸運;當年激烈的競爭和殘酷的現實也使亨德爾不得不考慮成本和收益因素,改寫清唱劇而非耗資高昂的歌劇,而如今受益於廣泛的藝術支援體係,歌劇院和音樂節能夠投巨資,延請全球最優秀的陣容推出這些歌劇版的清唱劇;最後一點,如今的觀眾不管受教育程度還是審美趣味都高度發展,亨德爾的音樂從來沒有被這麽多人欣賞、被這麽多喜愛歌劇的觀眾聆聽—要知道,當年英國國王不過到亨德爾的劇場裏和情婦們打情罵俏罷了,他對歌劇可真的是一竅不通。